[实用新型]电芯模组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1700.2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7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席兵荣;程志刚;花黄伟;王明旺;陈斌斌;王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9 | 分类号: | H01M50/249;H01M50/209;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电动汽车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模组和电动汽车。电芯模组包括箱体、多个侧箱和多个电芯,箱体设置有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主冷却腔室和冷却介质出口,侧箱设置有侧冷却腔室,侧冷却腔室双向连通于主冷却腔室,侧箱设置于第二安装面,方形电芯的底面贴合于第一安装面,且相对的两侧面均抵持于侧箱的表面。冷却介质经由主冷却腔室进入侧冷却腔室,再由侧冷却腔室回到主冷却腔室,最后经由冷却介质出口离开箱体。由于电芯底部贴合于第一安装面,两侧抵持于侧箱的侧表面,因此当冷却介质在电芯模组中流动时,冷却介质并未与电芯接触,且能够达到对方形电芯散热的目的,避免电芯绝缘失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芯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芯模组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随之带来环境污染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由于电芯在工作时,会使得电芯温度急剧上升,从而会影响电芯的寿命和安全,因此需要对电芯进行冷却。
现有的电芯模组通常由包括有电芯和冷却装置等部件,现有的电芯模组在实现电芯的冷却时,通常通过冷却装置直接使冷却介质接触于电芯或各电器元件,因此导致电芯模组的内部会产生结露现象,进而导致电芯模组绝缘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能够避免电芯模组绝缘失效的电芯模组。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芯模组的电动汽车。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芯模组,所述电芯模组包括多个方形电芯;箱体,所述箱体限定有主冷却腔室,所述箱体还设置有连通所述主冷却腔室的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箱体在一个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面,多个所述方形电芯排列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多个所述方形电芯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接触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面沿多个所述方形电芯的排列方向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二安装面;侧箱,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面,每个所述侧箱朝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方形电芯的侧面接触连接,每个所述侧箱限定有侧冷却腔室,所述侧冷却腔室与所述主冷却腔室双向连通。
根据本申请中实施例的电芯模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侧冷却腔室双向连通于主冷却腔室,因此冷却介质能够经由主冷却腔室进入侧冷却腔室,再由侧冷却腔室回到主冷却腔室,最后经由冷却介质出口离开箱体。由于方形电芯的底面接触于第一安装面,且两侧面接触于侧箱的表面,因此当冷却介质在主冷却腔室和侧冷却腔室中流动时,方形电芯的底面和两侧面上的部分热量能够被传导至冷却介质中,并被冷却介质带出箱体。由于侧箱设置于第二安装面,且侧冷却腔室和主冷却腔室双向连通,因此冷却介质在电芯模组中流动时,始终位于主冷却腔室和侧冷却腔室中,未接触电芯,因此能够达到电芯在不与冷却介质接触的同时,完成对电芯的散热,以及避免电芯绝缘失效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模组包括第一隔板,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沿所述箱体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主冷却腔室分隔为第一流通空间和第二流通空间,所述第一流通空间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底部,所述冷却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通空间和外界环境,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箱体的内壁共同限定形成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一流通口位于所述箱体的一端,所述冷却介质入口位于所述箱体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流通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通空间和所述第二流通空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模组还包括导流排,所述导流排设置于所述主冷却腔室和侧冷却腔室中,且将所述主冷却腔室等间距地分隔为多个主冷却通道,将所述侧冷却腔室等间距地分隔为多个侧冷却通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包括限位凸起和底板,所述限位凸起凸起于所述底板,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所述限位凸起的长度等于所述方形电芯的长度,所述第一安装面设置于所述限位凸起的表面,所述侧箱抵持于所述限位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17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纸板快速折叠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监控止血时间的止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