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的车载天线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66851.2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7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吴平友;王洪武;江晨;徐磊;丁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1/32;H01Q1/48;H01Q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载 天线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载天线系统及汽车。其中,车载天线系统包括控制电路板组件,控制电路板组件的硬件处理器和内置天线均集成在同一控制电路板上;鲨鱼鳍天线组件,鲨鱼鳍天线组件的鲨鱼鳍底板与控制电路板相对设置,并位于控制电路板的集成有内置天线的一侧,多个有源天线和多个无源天线固定并集成于鲨鱼鳍底板的远离控制电路板的一侧;射频连接组件,射频连接组件经由鲨鱼鳍底板与各有源天线、各无源天线连接,并将各有源天线、各无源天线均连接至硬件处理器;控制电路板组件、鲨鱼鳍天线组件、射频连接组件集成为一体。本方案将汽车通信所需的所有天线均集成在一起,集成度较高,减小了对车内空间的占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的车载天线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设备中也集成了越来越多的无线功能。车载天线就是汽车无线功能的体现。
目前车载天线的主要形态有鲨鱼鳍天线、玻璃天线、杆天线、控制器板载天线、中控台天线、扰流板天线等,上述天线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且位于车辆的不同位置。但是,随着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通讯技术被大规模应用,车载天线的类型和需求也大幅提升。而将天线分散在汽车的不同位置则会面临很多问题,例如:布置困难、成本高、电磁环境挑战、资源未合理利用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天线分散布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布置成本较高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的车载天线系统,包括:控制电路板组件,控制电路板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硬件处理器和内置天线,硬件处理器与内置天线通信连接,硬件处理器和内置天线均集成在同一控制电路板上;鲨鱼鳍天线组件,鲨鱼鳍天线组件包括鲨鱼鳍底板、多个有源天线和多个无源天线,鲨鱼鳍底板与控制电路板相对设置,并位于控制电路板的集成有内置天线的一侧,多个有源天线和多个无源天线固定并集成于鲨鱼鳍底板的远离控制电路板的一侧;射频连接组件,射频连接组件经由鲨鱼鳍底板与各有源天线、各无源天线连接,并将各有源天线、各无源天线均连接至硬件处理器;控制电路板组件、鲨鱼鳍天线组件、射频连接组件集成为一体。
采用上述方案,将内置天线集成在控制电路板组件上,有源天线和无源天线集成在鲨鱼鳍地板上,并将控制电路板组件、鲨鱼鳍天线组件、射频连接组件集成为一体。从而使得汽车在进行信息交互时所需要的大部分车载天线均能集成在一起,提高了车载天线系统的集成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天线分散布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布置成本较高等问题。并且,本方案能够在有限的控制电路板和鲨鱼鳍底板的尺寸范围内实现各种天线的匹配、滤波、放大处理,通过鲨鱼鳍底板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射频连接,使得所有的射频信号都能通过控制电路同一处理为总线信号,并传输至汽车的其他控制器,以实现相关的交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的车载天线系统,车载天线系统还包括接地部件;接地部件固定连接于鲨鱼鳍底板面向控制电路板的一侧;并且,接地部件呈长条状,并沿平行于鲨鱼鳍底板的方向设置,且延伸出鲨鱼鳍底板和控制电路板组件;并且,接地部件与控制电路板之间形成有一空间;射频连接组件设置在空间内,并贯穿接地部件。
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接地部件,能够实现各天线,特别是低频天线的大面积参考接地的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的车载天线系统,车载天线系统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壳、上内壳、上外壳,并且,底壳设置在接地部件远离鲨鱼鳍天线组件的一侧,且包括凹陷部和设置在凹陷部两端的底壳延伸部;控制电路板组件设置在凹陷部内,且与凹陷部固定连接;底壳延伸部与接地部件延伸出控制电路板的部分接触;上内壳设置在接地部件远离控制电路板的一侧,且包括容置部和设置在容置部两端的内壳延伸部;容置部罩设在鲨鱼鳍天线组件外部,内壳延伸部与接地部件延伸出鲨鱼鳍底板的部分接触;上外壳呈伞状,且套设在上内壳外部;并且,上外壳与汽车的车顶钣金固定连接;上内壳、底壳均与汽车的车顶加强筋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6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