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潍柴发动机油冷器防腐蚀隔圈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2672.5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47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丁舒鸣;朱云刚;徐晓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台优派特智能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B24B55/12;B24B41/02;F02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2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 机油 冷器防 腐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潍柴发动机油冷器防腐蚀隔圈,所述潍柴发动机油冷器防腐蚀隔圈,包括隔圈本体,所述隔圈本体的表面涂设有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包括聚脲层和聚氨基甲酸酯层,所述聚脲层涂设于隔圈本体的外侧,所述聚氨基甲酸酯层涂设于聚脲层的外侧,所述隔圈本体的内圈涂设有润滑油。本实用新型提供潍柴发动机油冷器防腐蚀隔圈,通过聚脲层和聚氨基甲酸酯层的配合,从而避免隔圈因为外界的腐蚀而发生断裂,延长了隔圈的使用寿命,增强了隔圈本体的防腐蚀效果,通过聚脲层和聚氨基甲酸酯层的厚度介于40μm‑60μm之间,从而可对防腐涂料的厚度进行控制,避免涂抹过厚或过薄影响隔圈本体的防腐蚀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潍柴发动机油冷器防腐蚀隔圈。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然而隔圈是用在发动机上的一个环形零件,用以保持两个轴承套圈或轴承垫圈之间规定的轴向距离的环形圈,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机械零件(二级学科),滚动轴承(三级学科)。
隔圈可对发动机内提供隔离的作用,然而传统的隔圈防腐蚀效果差,从而易导致隔圈在使用时因为腐蚀而发生断裂,缩短了隔圈的使用寿命,同时隔圈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打磨,然而传统的隔圈打磨装置不具有除尘功能,会导致工作台表面产生很多灰尘,降低工作台周围环境的洁净度,同时使用者在打磨时会吸入粉尘,对肺部造成损害,并且工作台周围积累较多的灰尘对隔圈的打磨质量会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供潍柴发动机油冷器防腐蚀隔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潍柴发动机油冷器防腐蚀隔圈,解决了传统的隔圈防腐蚀效果差,同时隔圈在打磨过程中不具有吸尘功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潍柴发动机油冷器防腐蚀隔圈,包括隔圈本体,所述隔圈本体的表面涂设有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包括聚脲层和聚氨基甲酸酯层,所述聚脲层涂设于隔圈本体的外侧,所述聚氨基甲酸酯层涂设于聚脲层的外侧,所述隔圈本体的内圈涂设有润滑油。
优选的,所述隔圈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焊圈,所述隔圈本体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聚脲层的厚度介于40μm-60μm之间,所述聚氨基甲酸酯层的厚度与聚脲层的厚度相同。
优选的,当隔圈在进行打磨时,需要使用到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栓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工作台内腔的两侧均栓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两侧均嵌设有滑套,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贯穿滑套并栓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栓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通孔并栓接有打磨辊,所述防护罩的两侧均嵌设有螺纹套,且螺纹套的内腔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相向的一侧栓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内腔设置有吸尘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除尘箱、吸风机、导管、三通管、支管、吸风嘴、固定座和出气管,所述工作台内腔的底部栓接有除尘箱,所述除尘箱顶部的右侧栓接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远离吸风机的一端贯穿至除尘箱的内腔,所述吸风机的吸风口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两侧均栓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顶部与工作台内腔的顶部栓接,所述三通管顶部的两侧均连通有支管,所述支管的顶部依次贯穿工作台和防护罩并连通有吸风嘴,所述防护罩内腔顶部的两侧均栓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腔与支管靠近吸风嘴表面的一侧栓接,所述工作台正面的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背面与除尘箱正面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除尘箱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卡接有吸附网和过滤网,所述吸附网和过滤网顶部的右侧均与导管远离吸风机表面的一端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台优派特智能冲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台优派特智能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2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