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以及电池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37733.9 | 申请日: | 2021-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4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冯强;李振亚;许二超;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恒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43;H01M10/6556;H01M10/6561;H01M10/65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以及 系统 | ||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芯(1),各个所述电芯(1)之间串联连接,所述电芯(1)的内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容纳腔;以及
调节管道(2),依次穿过各个所述电芯(1)的所述容纳腔,所述调节管道(2)内部通入调节介质,以调节所述电芯(1)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包括:
电芯主体(11),所述电芯主体(11)的内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所述容纳腔;
正极接头组件(12),呈中空状,所述电芯主体(11)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正极接头组件(12);以及
负极接头组件(13),呈中空状,所述电芯主体(11)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负极接头组件(13),所述调节管道(2)依次穿过所述正极接头组件(12)、所述容纳腔以及所述负极接头组件(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头组件(12)和所述负极接头组件(13)中的一个远离所述电芯主体(11)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另一个远离所述电芯主体(11)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其中一个电芯(1)上的所述正极接头组件(12)能够与另一个所述电芯(1)上的所述负极接头组件(13)相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头组件(12)包括:
正极接头(121),呈中空状,所述正极接头(12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1211)以及第一连接部(1212),所述第一连接部(121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211)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部(1212)上设置有所述内螺纹,所述第一固定部(1211)设置在所述电芯主体(11)上;以及
正极绝缘件(122),呈中空管状,所述正极绝缘件(12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穿设部(1221)以及第一限位部(1222),所述第一穿设部(1221)穿设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21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限位部(1222)卡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211)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212)形成的台阶处,所述调节管道(2)穿过所述正极绝缘件(122)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头组件(13)包括:
负极接头(131),呈中空状,所述负极接头(131)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1311)以及第二连接部(1312),所述第二连接部(1312)上设置有所述外螺纹,所述第二固定部(1311)设置在所述电芯主体(11)上;以及
负极绝缘件(132),呈中空管状,所述负极绝缘件(132)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穿设部(1321)以及第二限位部(1322),所述第二穿设部(1321)穿设在所述负极接头(13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限位部(1322)卡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312)的自由端,所述调节管道(2)穿过所述负极绝缘件(132)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道(2)的外壁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为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道(2)内通入的所述调节介质为液体或气体。
8.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系统还包括调节总管(200),所述调节总管(200)包括输入总管(201)以及输出总管(202),各个所述调节管道(2)的一端与所述输入总管(201)相连通,各个所述调节管道(2)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总管(202)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还包括:
连接组件(300),套设在所述调节管道(2)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上的所述电芯(1)通过所述连接组件(300)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恒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恒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377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头调节支架及投影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密封性碟簧型膨胀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