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结构全场域自主感知及病害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22797.1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15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郭跃;庄骁磊;季马泽宇;胡浚桐;董一庆;潘玥;王达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天宝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结构 全场 自主 感知 病害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结构全场域自主感知及病害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框架、行走组件、排架滑轨、排架、成像模块、控制模块,其中支撑框架为圆环型壳体和基板,基板设于所述圆环型壳体上;行走组件,包括多个行走单元,行走单元分布式摄于所述基板上,以此实现支撑框架的位移及旋转;排架滑轨设于圆环型壳体中;排架设于所述排架滑轨上,能够沿排架滑轨进行位移;成像模块包括多个成像单元,成像单元分布式设于所述排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人工检测的各种弊端,通过成像模块对经过区域进行影像捕捉,能够借助图像拼接算法,可获取全场域的结构表观图像,为结构检测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害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结构全场域自主感知及病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设完成后,大型结构的日常检测对于其安全运维来说至关重要。目前,结构检测主要通过人工巡检方法,通过工人每日巡查、目视检测、报告记录的方式,获取结构表观信息,并进行评价。然而,该方法存在耗费人力物力、效率低下、标准化程度低、主观性强等缺点。
CN112406948A公开了一种针对钢轨轨头全轮廓磨耗病害的测量系统,包括轨道行走智能检测平台、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病害提取与学习模块、病害甄别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具体包括钢轨磨耗病害基础数据库采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采用搭建分布式处理系统。该技术方案中的轮廓磨耗病害的测量系统无法实现大型结构全场域感知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大型结构全场域自主感知及病害检测装置,能够实现自主无人式的大型结构全场域感知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是保护一种大型结构全场域自主感知及病害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框架、行走组件、排架滑轨、排架、成像模块、控制模块,其中具体地:
支撑框架,其为圆环型壳体和基板,所述基板设于所述圆环型壳体上;
行走组件,包括多个行走单元,行走单元分布式摄于所述基板上,以此实现支撑框架的位移及旋转;
排架滑轨,设于圆环型壳体中;
排架,设于所述排架滑轨上,能够沿排架滑轨进行位移;
成像模块,包括多个成像单元,成像单元分布式设于所述排架上,成像模块在行走组件、排架的动态配合下,能够获取全场域的结构表观图像,为结构检测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基板上,控制模块与所述行走组件、排架、成像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架上设有依次传动连接的驱动单元、传动单元、移动单元;
所述移动单元能够与所述排架滑轨产生相对位移,以此实现排架在排架滑轨上的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为第一伺服电机,所述传动单元为传动轴,所述移动单元为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圆环型壳体上还设有排架导杆,所述排架导杆平行排架滑轨设置,同时所述排架导杆贯穿所述排架,以此构成导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排架上设有导向孔,所述排架导杆贯穿所述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基板上的驱动轮、转向轮、从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上传动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轮上设有舵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RAM和ROM,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成像单元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2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