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机械式限滑差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4116.9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4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金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传明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28;F16H48/3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启信展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9 | 代理人: | 叶国荣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机械式 差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机械式限滑差速器,包括与传动轴连接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至少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行星轴,行星轴上设置至少一个与两个半轴齿轮咬合的行星齿轮,壳体内设置有可摆动的杠杆,杠杆活动端与一行星轴传动连接并驱动该行星轴相对另一行星轴转动,壳体的旋转力矩通过杠杆、行星轴传递至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之间的咬合面以转换为限制行星齿轮自转的阻力。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实用性强,通过杠杆、行星轴将壳体的旋转力矩传递至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之间的咬合面,增加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之间的咬合力,从而形成限制行星齿轮自转的阻力,使汽车传动轴所有动力不会全部输送到打滑的轮子上,起到限滑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差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机械式限滑差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汽车得以普及离不开差速器,其解决了车辆转弯时需要两侧车轮转速不一致的问题,汽车常用的差速器是锥齿轮差速器,该差速器采用行星齿轮机构,可实现左右半轴的差速。当汽车遇到附着条件不好路面或者一侧车轮不着力的情况下,就需要差速器不起差速作用而实现防滑,从而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因此出现了托森差速器、摩擦片式防滑差速器等差速器以及一些差速锁,差速锁通常需要停车才能进行,不好操纵,也不方便。托森差速器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摩擦片式防滑差速器的摩擦片在损耗完后需要更换,比较麻烦。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汽车机械式限滑差速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机械式限滑差速器,其通过杠杆和行星轴将差速器壳体的旋转力矩转换为限制行星齿轮自转的阻力,从而起到限滑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汽车机械式限滑差速器,包括与传动轴连接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至少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行星轴,行星轴上设置至少一个与两个半轴齿轮咬合的行星齿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可摆动的杠杆,所述杠杆的活动端与一行星轴传动连接并驱动该行星轴相对另一行星轴转动,所述壳体的旋转力矩通过杠杆、行星轴传递至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之间的咬合面以转换为限制行星齿轮自转的阻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杠杆具有嵌设在安装槽内的轴部,该轴部作为杠杆转动的轴心,该轴部具有与安装槽相匹配的圆柱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槽的走向与壳体的轴向平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槽具有限制杠杆转动角度的开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行星轴的各行星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外周面与壳体内壁滑动接触,相邻两个活动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杠杆的活动端设置其中一个间隙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内对称设置两个杠杆,该两个杠杆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的间隙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一个行星轴具有供另一行星轴穿过的通孔,该通孔与另一行星轴之间间隙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行星齿轮为锥齿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轴向两端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一盖板,汽车的半轴穿过盖板轴心孔并与半轴齿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杠杆、行星轴将壳体的旋转力矩传递至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之间的咬合面以转换为限制行星齿轮自转的阻力;增加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之间的咬合力,从而形成限制行星齿轮自转的阻力,使汽车传动轴所有动力不会全部输送到打滑的轮子上,起到限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行星齿轮与壳体平面结构示意图(壳体未转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传明,未经金传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41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化机烟道清理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沙粒径分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