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尘效果好的伺服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99741.9 | 申请日: | 2021-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6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倪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H02K5/1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乔建 |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效果 伺服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效果好的伺服电机,涉及伺服电机技术领域,包括机体和防尘罩,机体右端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右端的外圆周面焊接有主动齿轮,防尘罩通过螺钉安装在机体的右端面,防尘罩的内部开设有蓄水腔、驱动腔以及除尘腔,除尘腔位于驱动腔的右侧,蓄水腔位于驱动腔与除尘腔之间的外侧,驱动腔与除尘腔之间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左端销接有从动齿轮,转轴的右端熔接有海绵刷,蓄水腔内部内侧圆周面的底部开设有溢流孔,溢流孔内部的下端熔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表面的中部熔接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熔接有弧形板。通过防尘罩可以将输出轴与机体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能够有效提高伺服电机的防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尘效果好的伺服电机。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在伺服电机使用时,输出轴上容易附着灰尘,而后灰尘通过输出轴与机体的之间的间隙处侵入机体中,易导致机体出现发热等不良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尘效果好的伺服电机,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效果好的伺服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输出轴上附着灰尘,灰尘通过输出轴与机体的之间的间隙处侵入机体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尘效果好的伺服电机,包括机体和防尘罩,所述机体右端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右端的外圆周面焊接有主动齿轮,所述防尘罩通过螺钉安装在机体的右端面,所述防尘罩的内部开设有蓄水腔、驱动腔以及除尘腔,所述除尘腔位于驱动腔的右侧,所述蓄水腔位于驱动腔与除尘腔之间的外侧,所述驱动腔与除尘腔之间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端销接有从动齿轮,所述转轴的右端熔接有海绵刷,所述蓄水腔内部内侧圆周面的底部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内部的下端熔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表面的中部熔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熔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蓄水腔内部外侧圆周面的顶部开设有加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的右端从防尘罩的中部贯穿出,而所述主动齿轮位于驱动腔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腔、除尘腔的内侧均为开口结构,所述从动齿轮位于驱动腔内部的下端,并且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刷位于除尘腔内部的下端,并且所述海绵刷的外圆周面与输出轴的外圆周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孔的上端延伸进除尘腔内部的下端,并且所述溢流孔位于海绵刷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滚珠滚动设置在溢流孔的顶部,并且所述滚珠上端延伸出溢流孔,而且所述滚珠的上端与海绵刷外圆周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加水孔的顶部贯穿至防尘罩外部的顶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防尘罩可以将输出轴与机体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防止灰尘进入机体内部,而当灰尘从输出轴与防尘罩之间的间隙进入到防尘罩的内部时,转动且湿润的海绵刷能够将输出轴上的灰尘粘走,防止灰尘进入到输出轴与机体之间的间隙中,于是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有效提高伺服电机的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97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