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识别打包智能型医疗垃圾分类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2070.5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05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丁浩;史洪玮;闫伟;许崇彩;杨会;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F1/14;B65F1/00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陈臣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识别 打包 智能型 医疗 垃圾 分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识别打包智能型医疗垃圾分类箱,包括垃圾投入口、箱体、小垃圾桶、电源模块、FPGA中央控制模块、分类识别摄像头模块、RFID识别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控制模块、自动打包控制模块、红外测距控制模块、触摸屏模块、称重传感器模块和分类投递控制模块,红外测距控制模块、分类识别摄像头模块、称重传感器模块和FPGA中央控制模块输入端相连,FPGA中央控制模块输出端与自动打包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控制模块、分类投递控制模块相连,触摸屏模块、RFID识别控制模块用于人机交互,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医疗的自动分类,通过机器来减少人工接触的机会,降低分类成本,防止病毒细菌的滋生和传播,保证医疗机构的卫生环境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垃圾分类箱,具体设计一种自动识别打包智能型医疗垃圾分类箱。
背景技术
医院是治疗和护理病人的机构,在维护国民健康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个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机构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的提高,攻克了很多疑难杂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医疗垃圾越来越难以处理。医用垃圾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的特点,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是一般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一旦这类垃圾处理不好,造成的后果将是不可估量的。在此背景下,国内的医疗机构必须更加注重公共医疗卫生的安全,特别是对医疗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在医疗垃圾处理中,关键是分类,只有精确的分类,才能保证医疗垃圾得到更精准的处理,但是大多数处理操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医疗垃圾种类多,分类工作繁琐,人工成本大,且由于医疗废弃物会携带病毒和细菌,会给垃圾处理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识别打包智能型医疗垃圾分类箱。本实用新型旨在通过运用简单的机器视觉技术在最初丢弃医疗垃圾的过程中,就将垃圾分类放进对应的垃圾箱内,当箱内垃圾装满,自动打包换袋,自动出箱。此外,辅之以传感器,获取的箱内温湿度、垃圾重量、管理员登录日志、杀菌次数等数据,确保医疗废弃物不会被盗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识别打包智能型医疗垃圾分类箱,包括箱体和垃圾投入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FPGA中央控制模块、分类识别摄像头模块、RFID识别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控制模块、自动打包控制模块、红外测距控制模块、触摸屏模块、称重传感器模块和分类投递控制模块;
所述红外测距控制模块、分类识别摄像头模块、称重传感器模块和FPGA 中央控制模块输入端相连,用于信息的采集,所述FPGA中央控制模块输出端与自动打包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控制模块、分类投递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垃圾分类,自动打包,所述触摸屏模块、RFID识别控制模块与FPGA中央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实现垃圾箱与用户的交互。
优选地,所述分类识别摄像头模块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捕捉垃圾图片,并将图片发送至FPGA中央控制模块进行垃圾种类识别,摄像头设置在箱体上侧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RFID识别控制模块包括RFID射频读卡器,所述RFID射频读卡器设置在垃圾箱外表面,用于读取和验证用户信息,防止其他闲杂人员使用医疗垃圾专用分类箱。
优选地,所述电机驱动控制模块包括伸缩杆和步进电机,所述伸缩杆设置在箱体内壁,用于控制垃圾箱开关门,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小垃圾桶下面,用于旋转与垃圾类型对应的小垃圾桶。
优选地,所述分类投递控制模块包括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设置在箱体内壁上,机械手臂根据分类识别结果对垃圾进行分拣,放进不同的小垃圾桶内。
优选地,所述自动打包控制模块包括机械手臂和热封夹,所述机械手臂设置在箱体内壁上,当垃圾分类箱满桶状态时,机械手臂对垃圾进行按压、推送以及打包,所述热封夹可以对垃圾袋自动封装。
优选地,所述机械手臂采用四轴并联机器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宿迁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20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