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防尘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73361.8 | 申请日: | 202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2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朋;谬正坤;苏恒宇;赵晓倩;孙园园;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E01H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欣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4 | 代理人: | 王阳虹 |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建筑 施工现场 防尘 系统 | ||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和多个洒水装置,多个所述洒水装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前后方向上并行间隔布置;
每个所述洒水装置均包括触控板和管路组;
其中,所述管路组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管路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五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五管路的第二端与水源连通,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有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位于所述第五管路的上表面与所述触控板之间,且所述按压开关的上表面与所述触控板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上均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且朝向垂直于所述触控板的中部的平面的第一开口,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且朝向所述触控板上表面的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五管路均位于所述支撑平台和所述触控板之间,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五管路均与所述支撑平台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均垂直于所述支撑平台,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五管路均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平行;
所述支撑平台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立柱,每个所述立柱上均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连接件,所述触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平台的第一侧的第一立柱上的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触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平台的第二侧的第二立柱上的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多个立柱包括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路呈弧形,所述第四管路的中部与所述触控板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管路的第一端或第二端与所述触控板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洒水装置之间均通过多个连接杆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和所述触控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现场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洒水装置中的触控板之间设置有间隔杆,所述间隔杆与所述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间隔杆与所述洒水装置中的触控板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间隔杆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洒水装置中触控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33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由调节的电风扇
- 下一篇:一种矿用隔膜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