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射机构的金属液运送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61954.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8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辽;尹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汇鑫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12 | 分类号: | B22D41/12;B22D41/06;B22D18/02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1 | 代理人: | 何树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机构 金属 运送 机械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注射机构的金属液运送机械手,包括底座、均设置于底座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液勺,驱动机构经传动机构驱动液勺移动,翻转机构包括外壳、均位于外壳内的电磁机构、磁吸件、传动杆和复位组件,外壳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杆转动连接于外壳的内壁,液勺设置于传动杆的底部,磁吸件设置于传动杆,电磁机构用于在通电时吸住磁吸件以带动液勺逆向翻转进行取液,复位组件用于在磁吸件断电时驱动液勺正向翻转进行倾倒。本实用新型无需在液勺附近设置电机也能实现运送金属液的效果,有利于减少维护次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注射机构的金属液运送机械手。
背景技术
压铸工艺,用于通过把液体状的金属液倒入模具内,然后利用模具闭合来实现金属工件的成型。由于金属液的温度非常高,因此金属液的运输和倒入模具通常是通过机械手来实现的。而目前的这类机械手,大部分都是采用电机驱动液勺进行翻转来实现金属液的拾起,这种方式虽然可靠,但是电机通常设置在液勺的一侧,导致了电机会长时间处于金属液所散发的高温下,显然让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导致机械手的维护周期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注射机构的金属液运送机械手,无需使用电机也能够实现对于液勺的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射机构的金属液运送机械手,包括底座、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液勺,所述驱动机构经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液勺移动,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外壳、均位于所述外壳内的电磁机构、磁吸件、传动杆和复位组件,所述外壳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液勺设置于所述传动杆的底部,所述磁吸件设置于所述传动杆,所述电磁机构用于在通电时吸住所述磁吸件以带动所述液勺逆向翻转进行取液,所述复位组件用于在所述磁吸件断电时驱动所述液勺正向翻转进行倾倒。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杆侧壁的磁铁,所述电磁机构包括线圈、铁芯以及轭铁,所述轭铁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侧壁,所述铁芯装设于所述轭铁,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铁芯,所述线圈用于改变电流方向以吸住或者排斥所述磁铁。
更进一步的,所述轭铁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绝缘件。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分别设置于所述传动杆的两侧,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分别于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动杆以及减速机,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连动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同一侧,所述连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减速机驱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连接于所述连动杆,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位于所述连动杆的两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第一连杆之间活动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用于增加所述第一连杆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机构和磁吸件吸合实现了让液勺升起以拾取金属液,通过电磁机构断电以后复位组件动作而实现液勺倾倒金属液的效果,无需在液勺附近设置电机,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维护次数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汇鑫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汇鑫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1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器及其丝杆螺母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滤芯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