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部结构及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61952.3 | 申请日: | 202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68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祖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尾部 结构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部结构及具有该尾部结构的机器人,所述尾部结构与机身连接,包括:外壳;以及柔性连接件,其一端与所述外壳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机身的后壳体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尾部结构在外壳受到外力作用时,可以通过柔性连接件的变形来缓冲、消除外力,从而大幅减少外壳断裂、变形的风险,有利于尾部结构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可靠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部结构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仿生机器人可形成多种不同形态,例如仿生机器人可形成类似于狗的形态。仿生机器人通常包括机身、连接于机身上的腿部以及分别连接于机身两端的头部和尾部。相关技术中,机器人的尾部通常模仿生物狗的尾部形态设置,通常以固定的方式或者可摆动的方式连接在机身末端,仅起到模拟生物狗尾部的作用,其实用性差,无法传递更多的信息实现人机交互,且美观性不佳;另外,相关技术中,以固定的方式连接在机身末端的尾部,通常是刚性固定的,在受到撞击时,容易断裂、变形。
因此,有必要对相关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相关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部结构及具有该尾部结构的机器人,该尾部结构不易断裂、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尾部结构,所述尾部结构与机身连接,包括:
外壳;以及
柔性连接件,其一端与所述外壳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机身的后壳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所述柔性连接件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设置有插接环,所述柔性连接件开设有与所述插接环配接的环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本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部一端的限位部,所述后壳体开设有与所述本体部适配的配接孔,所述本体部插设于所述配接孔内且通过所述限位部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尾部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后壳体相连的压板,所述限位部由所述压板压紧于所述后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基壳部以及位于所述基壳部一端的连接壳部,所述连接壳部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后壳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尾部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发光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和传递所述光源的光线的导光体。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的柔性电路板,所述光源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机器人,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尾部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尾部结构包括外壳和与之相连的柔性连接件,外壳通过柔性连接件与机身相连,使得外壳受到外力作用时,可以通过柔性连接件的变形来缓冲、消除外力,从而大幅减少外壳断裂、变形的风险,有利于尾部结构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可靠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尾部结构连接于后壳体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柔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柔性连接件与外壳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柔性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柔性连接件通过压板连接在后壳体上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619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隔离异味的马桶
- 下一篇:一种吸管加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