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胀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49767.2 | 申请日: | 202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9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彭维彪;吴伟;汪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哈尔斯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6/047 | 分类号: | B21D26/047;B21D51/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造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2 | 代理人: | 冉国政 |
| 地址: | 311307 浙江省杭州市青***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避免工件被上模带至上行出现卡模现象的水胀成型模具,其包括对称设置的上、下模,上、下模均包括模座组件、紧固组件、模芯组件和型腔组件;模芯组件上下活动设置于型腔组件内部,并与型腔组件形成成形腔;紧固组件活动设置于模座组件上;紧固组件包括套于模芯组件外侧的弹簧夹,且弹簧夹内侧、模芯组件外侧设有至少一对相配合的斜面;弹簧夹为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割的多个等分块,且等分块径向活动设置,与型腔组件内壁共同夹紧工件;型腔组件包括型腔头、活动设于型腔头内的型腔顶;弹簧夹限位于型腔头内侧,型腔顶位于弹簧夹尾部;型腔顶内侧设有台阶面,开模时台阶面作用于工件,将工件拉出弹簧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体、壶体的成型模具,尤其是一种水胀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杯壶行业,杯壶的内胆或外壳主要的原材料是金属圆管,而水胀通常是圆管精加工成型的第一个关键工序,水胀工艺的成型模具已经经过了多年的验证并进行了多次改进,现在已经普及第二代硬膜封胀式水胀模具,已经解决了上一代牛筋封胀水胀模具的一系列问题,内侧面擦伤、料头浪费等问题也在逐步解决。水胀模具涉及的零部件较多且多为大零件,而且杯壶的产品种类又非常的多,不同规格的水胀模具累积,模具的成本非常高。而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成本是每个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工业4.0的背景下,水胀工艺也在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进行改进,但首先需要解决工件脱模时容易被上模带动出现卡模的问题,以方便机械手或其他的方式实现自动取料。为此,业内技术人员也作出了多方努力。
如专利ZL 201921069578.7,“一种保温容器筒身水涨形模的卸料结构”公开了的卸料(脱模)结构,在成型后需要经过两个阶段的脱模行程最后将筒身(成型工件)与下型框(模具)彻底分离,但该方案将导致工件与模具之间的硬摩擦,导致擦伤;又如专利ZL202021204265.0,“一种水涨成型模具定位退料装置”公开了另一种退料方式,其在成型后,上模先脱模,下模由装置继续锁紧工件,上模脱模完成后再进行下模的脱模,使工件脱模时不会因卡模被上模带着一起上行,以保证涨型后的工件统一置于下模上,但该方案增加气缸等锁紧的机构,增加的气缸等装置不仅占用地方、使模具复杂化,也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避免工件被上模带至上行出现卡模现象的水胀成型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胀成型模具,其包括对称设置的上模和下模,且下模中部设有进水通道;上、下模均包括模座组件、紧固组件、模芯组件和型腔组件;型腔组件与紧固组件连接;模芯组件上下活动设置于型腔组件内部,并与型腔组件形成工件的成形腔;所述紧固组件活动设置于模座组件上;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弹簧夹,弹簧夹套于模芯组件外侧,且弹簧夹内侧、模芯组件外侧设有至少一对相配合的斜面;所述弹簧夹为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割的多个等分块,且等分块径向活动设置,合模时与型腔组件内壁共同夹紧工件;所述型腔组件包括型腔头、活动设于型腔头内的型腔顶;所述弹簧夹限位于型腔头内侧,型腔顶位于弹簧夹尾部;所述型腔顶内侧设有台阶面,开模时台阶面作用于工件,并将工件拉出弹簧夹脱模。
优选的,所述型腔头内设置至少三个圆周方向均布的顶针,顶针上下活动设置,顶针伸出端作用于型腔顶,且顶针另一端设有顶针弹簧。
优选的,所述弹簧夹尾部设有凸台部,型腔头内侧设有与凸台部对应的凹部,且凸台部与凹部形成工件的夹紧部;所述型腔顶活动行程距离,不小于型腔头凹部的长度;所述弹簧夹的每个等分块之间,靠近模座组件侧的间隙小于另一端的间隙;所述等分块至少为四个,且每个等分块均设有至少一个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橡胶圈,且安装在弹簧夹的环槽内。
优选的,所述弹簧夹的等分块为八个;所述等分块之间的间隙,靠近模座组件侧为0.15-0.23mm,另一端为1.2-1.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哈尔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哈尔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9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落锤冲击力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充电桩监测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