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胀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49767.2 | 申请日: | 202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9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彭维彪;吴伟;汪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哈尔斯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6/047 | 分类号: | B21D26/047;B21D51/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造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2 | 代理人: | 冉国政 |
| 地址: | 311307 浙江省杭州市青***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模具 | ||
1.一种水胀成型模具,包括对称设置的上模(a)和下模(b),且下模(B)中部设有进水通道(1),上、下模均包括模座组件(3)、紧固组件(4)、模芯组件(5)和型腔组件(6),型腔组件(6)与紧固组件(4)连接,模芯组件(5)上下活动设置于型腔组件(6)内部并与型腔组件(6)形成工件的成形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4)活动设置于模座组件(3)上;所述紧固组件(4)包括弹簧夹(40),弹簧夹(40)套于模芯组件(5)外侧,且弹簧夹(40)内侧、模芯组件(5)外侧设有至少一对相配合的斜面;所述弹簧夹(40)为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割的多个等分块,且等分块径向活动设置,合模时与型腔组件(6)内壁共同夹紧工件;所述型腔组件(6)包括型腔头(60)、活动设于型腔头(60)内的型腔顶(61);所述弹簧夹(40)限位于型腔头(60)内侧,型腔顶(61)位于弹簧夹(40)尾部;所述型腔顶(61)内侧设有台阶面,开模时台阶面作用于工件,并将工件拉出弹簧夹(40)脱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胀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头(60)内设置至少三个圆周方向均布的顶针(7),顶针(7)上下活动设置,顶针(7)伸出端作用于型腔顶(61),且顶针(7)另一端设有顶针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胀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夹(40)尾部设有凸台部(400),型腔头(60)内侧设有与凸台部(400)对应的凹部,且凸台部(400)与凹部形成工件的夹紧部(10);所述型腔顶(61)活动行程距离,不小于型腔头(60)凹部的长度;所述弹簧夹(40)的每个等分块之间,靠近模座组件(3)侧的间隙小于另一端的间隙;所述等分块至少为四个,且每个等分块均设有至少一个弹性件(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胀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9)为橡胶圈,且安装在弹簧夹(40)的环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胀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夹(40)的等分块为八个;所述等分块之间的间隙,靠近模座组件(3)侧为0.15-0.23mm,另一端为1.2-1.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胀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组件(6)还包括盖板(62)和型腔主体(63);所述型腔头(60)、型腔顶(61)和型腔主体(63)均套设在模芯组件(5)外侧,并与模芯组件(5)共同形成工件的成形腔(2);所述盖板(62)与型腔头(60)螺接,型腔主体(63)与型腔顶(61)螺接;所述型腔顶(61)的端部挂台,活动设置在型腔头(60)和盖板(62)内侧形成的限位平台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胀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4)还包括弹簧套(41);所述弹簧套(41)的一端通过端部挂台活动设于模座组件(3)内,另一端与型腔头(60)螺接固定;所述弹簧夹(40)轴向限位于,弹簧套(41)和型腔头(60)形成的限位平台;所述模芯组件(5)上下活动设于弹簧套(41)、弹簧夹(40)的中间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胀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组件(3)包括螺接固定的模板(30)和套筒(31);所述弹簧套(41)通过端部挂台,上下活动设置在模板(30)和套筒(31)内侧限位平台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胀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组件(5)通过其端部挂台,上下活动设置于弹簧套(41)内;所述模芯组件(5)的端部挂台与弹簧套(41)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模芯组件(5)的端部挂台上,位于弹簧的另一侧设有垫块(8);所述垫块(8)的厚度设有不同的规格。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水胀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组件(5)包括芯子(50)和导向芯棒(51);所述导向芯棒(51)固定连接在,芯子(50)靠近工件的一端;所述导向芯棒(51)为,靠近工件一端渐小的锥形,且导向芯棒(51)外径小于弹簧夹(40)下部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哈尔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哈尔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97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落锤冲击力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充电桩监测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