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9333.4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9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莉;田昊鑫;卢小阳;黄鑫荣;马晨阳;王林琳;白禄超;颜康婷;高启超;肖文蔚;祁媛;赵德华;刘含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12 | 分类号: | B64C27/12;B64C27/59;B64C25/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伟富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陆空 两用 驱动 多旋翼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包括底架、陆地系统、飞行系统及动力系统;陆地系统包括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飞行系统包括支架以及多个旋翼,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源、陆地传动机构、飞行传动机构以及竖向驱动机构;所述陆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前车轮组或后车轮组连接,所述飞行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多个旋翼连接;所述陆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飞行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的上方,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件设置在陆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和飞行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融合了陆地无人车与无人机的优点,使无人机能够进行陆地与空中作业;只采用一套动力机构,机动性强,灵活性好,有利于提高续航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翼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机器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无人机在农业、林业、航拍、地形勘探、紧急救援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
无人机具有作业速度快,移动灵活,作业安全,不受地形环境因素影响且节能环保等优点,但无人机只能在高空作业,低空或地面环境则无法达到高效作业。陆地无人车具有地面作业优势,但在地势险恶且需要地面勘探等地形,陆地无人车的通过性成了最大问题,因此,将无人机与陆地无人车的优点相结合,将解决二者的缺点。
现有技术中的陆空两用无人车/无人机通常由两套传动系统构成,而对于多旋翼无人机每个机翼都带有电机,外加陆地模式动力装置,这使整机的重量大大增加,空中飞行模式的机动性以及续航能力也将大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该无人机只采用一套动力机构,实现陆地和航空作业,机动性强,续航能力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陆地系统、飞行系统以及用于驱动陆地系统和飞行系统运行的动力系统,所述飞行系统设置在所述陆地系统的上方;其中,所述陆地系统包括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所述飞行系统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旋翼,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源、陆地传动机构、飞行传动机构以及驱动所述动力源作竖向移动的竖向驱动机构;所述陆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前车轮组或后车轮组连接,所述飞行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多个旋翼连接;所述陆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飞行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的上方,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件设置在陆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和飞行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之间;在所述竖向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件作升降运动以实现与飞行传动机构的输入端或陆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是:
当无人机进行陆地作业模式时,所述竖向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力源向下移动,使得动力源的动力输出件与所述陆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且与所述飞行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分离;此时,在动力源的驱动下,通过陆地传动机构,实现对前车轮组或后车轮组进行驱动,从而实现无人机在陆地行走的作业模式。当需要进行飞行模式时,所述竖向驱动机构驱动动力源向上移动,使得动力源的动力输出件与所述飞行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在动力源的驱动下,实现对飞行系统的旋翼进行驱动,从而实现无人机起飞并进行飞行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底架上设有固定轴;所述陆地传动机构包括下主动锥齿轮、陆地传动组件以及陆地从动齿轮,所述下主动锥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陆地从动齿轮通过转轴与前车轮组或后车轮组固定连接,所述陆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下主动锥齿轮和陆地从动齿轮之间,且所述陆地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主动锥齿轮和陆地从动齿轮连接;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下主动锥齿轮配合的输出齿轮。
优选地,所述陆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中间杆,该第一中间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齿轮,所述第一连接齿轮分别与所述下主动锥齿轮和陆地从动齿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93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部带向心关节轴承的液压缸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