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39333.4 | 申请日: | 202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9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莉;田昊鑫;卢小阳;黄鑫荣;马晨阳;王林琳;白禄超;颜康婷;高启超;肖文蔚;祁媛;赵德华;刘含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27/12 | 分类号: | B64C27/12;B64C27/59;B64C25/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伟富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陆空 两用 驱动 多旋翼 无人机 | ||
1.一种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陆地系统、飞行系统以及用于驱动陆地系统和飞行系统运行的动力系统,所述飞行系统设置在所述陆地系统的上方;其中,所述陆地系统包括前车轮组和后车轮组,所述飞行系统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旋翼,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源、陆地传动机构、飞行传动机构以及驱动所述动力源作竖向移动的竖向驱动机构;所述陆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前车轮组或后车轮组连接,所述飞行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多个旋翼连接;所述陆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飞行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的上方,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件设置在陆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和飞行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之间;在所述竖向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件作升降运动以实现与飞行传动机构的输入端或陆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设有固定轴;所述陆地传动机构包括下主动锥齿轮、陆地传动组件以及陆地从动齿轮,所述下主动锥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陆地从动齿轮通过转轴与前车轮组或后车轮组固定连接,所述陆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下主动锥齿轮和陆地从动齿轮之间,且所述陆地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主动锥齿轮和陆地从动齿轮连接;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下主动锥齿轮配合的输出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陆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中间杆,该第一中间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齿轮,所述第一连接齿轮分别与所述下主动锥齿轮和陆地从动齿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陆地从动齿轮与所述后车轮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传动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输出齿轮配合的上主动锥齿轮以及多组飞行传动组件,所述多组飞行传动组件的一端均与所述上主动锥齿轮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各个旋翼连接;所述上主动锥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且所述上主动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下主动锥齿轮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中间杆,该第二中间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齿轮,其中一端的第二连接齿轮与旋翼连接,另一端的第二连接齿轮与所述上主动锥齿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每组飞行传动组件还包括中间齿轮,该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二连接齿轮配合连接;每个旋翼均设置在转动轮上,飞行传动组件的中间齿轮与所述转动轮对应设置,且所述转动轮和所述中间齿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系统还包括多个减速器,该多个减速器与所述多个旋翼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驱动机构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动力源的两侧;每组竖向驱动机构均包括电机和丝杆传动机构,所述丝杆传动机构的螺母与所述动力源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传动机构的丝杆与电机的主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两用单驱动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数量的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93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部带向心关节轴承的液压缸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塔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