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梗包上料防尘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34082.0 | 申请日: | 202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79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孟瑾;石怀忠;崔建华;刘丹丹;朱丹;赵鹏;周旭东;王伟;韩慧丹;单德森;付恒;孟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65G6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曾晨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上 防尘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梗包上料防尘机构,特别是涉及卷烟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漏斗,漏斗上端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密封翻板,漏斗左右两端均活动安装有气缸,气缸上端活动连接有推杆,密封翻板外端均固定连接有呈凹字形结构的连接块,连接块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推杆末端与同侧的转轴贯穿固定。该种烟梗包上料防尘机构,通过设置漏斗、密封翻板、气缸、连接块以及转轴,完全避免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问题,解决了烟梗上料过程中漏撒、粉尘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烟梗上料的自动化、智能化,解决了目前人工在破包上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生产环境较差,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烟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梗包上料防尘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卷烟工厂制丝车间烟梗的上料完全由人工来实现:装有烟梗的烟梗包由运输车运送至指定区域无规则堆放,利用遥控器对挂钩(目前为三个钩)实现东西方向、上下方向移动,操作人员利用遥控器将挂钩移至需开烟梗包处,人工手动将三个钩子分别勾上三袋烟梗包(南北方向的烟梗包需人工拉着钩子移至该处进行勾包),勾包完成后,操作遥控器将烟梗包移动至与除尘罩等高位置时,操作人员一只手固定烟梗包,另一只手操作切割刀划开烟梗包底部后,附加人工抖动,使烟梗完全落入烟梗输送机(其他两个烟梗包为同样的操作,但中间有转动挂钩寻找未开烟梗包的过程),破包完成后,将空烟梗包人工放至规定处,这样人工在破包上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生产环境较差,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烟梗包上料防尘机构,解决了目前人工在破包上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生产环境较差,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梗包上料防尘机构,包括漏斗,所述漏斗上端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密封翻板,所述漏斗左右两端均活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上端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密封翻板外端均固定连接有呈凹字形结构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推杆末端与同侧的所述转轴贯穿固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密封翻板与漏斗之间安装有铰链。
作为优选的,所述气缸下部前后两侧均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漏斗通过螺丝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气缸与连接座之间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轴与连接块之间安装有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该种烟梗包上料防尘机构,通过设置漏斗、密封翻板、气缸、连接块以及转轴,完全避免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问题,解决了烟梗上料过程中漏撒、粉尘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烟梗上料的自动化、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局部放大图。
图中:1-漏斗;2-密封翻板;3-气缸;4-连接块;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40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梗包卸车码垛机构
- 下一篇:混凝土排水管及排水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