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变电所双目可视化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2237.7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翟芳妍;王伟峰;王建安;李浩;孙妙;何佳睿;郭子豪;杨博;路翠珍;霍宇航;任浩;王志强;张宝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7/02;F16M11/18;F16M11/04;F16M11/1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星蓝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4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变电所 双目 可视化 预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变电所双目可视化预警装置,包括导轨、滑座机构、倾角调节机构、与所述倾角调节机构底部转动连接的安装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的可视化环境监测机构;所述倾角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滑座机构上的基板、连接柱和伸缩油缸,所述可视化环境监测机构包括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的摄像头、热成像仪、拾音器、烟雾传感器和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轨上设置可视化环境监测机构,扩大监测范围,同时对变电所图像、温度、声音、环境烟雾、环境气体多种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无线传输至中心服务器,能够及时发现煤矿井下变电所突发的故障和危险等,以便工作人员及时检修,以保证煤矿井作业的正常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变电所双目可视化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煤矿安全深受国家重视,然而随煤矿向深部的不断开采,煤层地质条件更加复杂,煤矿井监测技术相对较为落后,传统点式监测装备具有位置相对固定,难以对整个作业空间进行全方位检测,监测数据局限性等缺点,煤矿井下变电所紧缺性能优良的全面监测装备。一方面,煤矿井下变电所巡检为受限空间作业,无法开盖检测导致人工巡检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布设各种大型设备,接头多、电压高、布线复杂,一旦产生热量将难以散失,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失爆、漏电等情况,甚至会导致井下通风、瓦斯等次生灾害,损害经济效益,危及井下作业人员安全。为顺应国家智能矿山政策的要求,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针对上述技术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图像、声、温、烟、气五维信息采集变电所监测预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煤矿井下变电所双目可视化预警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通过在导轨上设置可视化环境监测机构,扩大监测范围,同时对变电所图像、温度、声音、环境烟雾、环境气体多种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无线传输至中心服务器,能够及时发现煤矿井下变电所突发的故障和危险等,以便工作人员及时检修,以保证煤矿井作业的正常进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井下变电所双目可视化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穿设在变电所内的导轨、挂设在导轨上的滑座机构、与所述滑座机构铰接连接的倾角调节机构、与所述倾角调节机构底部转动连接的安装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的可视化环境监测机构;
所述滑座机构包括两个卡设在导轨上下两侧的滚轮、用于安装滚轮的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且用于驱动上侧滚轮的驱动电机;
所述倾角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底部的基板、设置在基板底部的连接柱和呈垂直设置在基座一侧的伸缩油缸,所述基座的另一侧与基板铰接连接,所述伸缩油缸的缸体与基座铰接连接,所述伸缩油缸的伸出端穿过基座与基板铰接连接;
所述可视化环境监测机构包括监测电路板以及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的摄像头、热成像仪、拾音器、烟雾传感器和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组。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变电所双目可视化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旁侧设置有补光灯。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变电所双目可视化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与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柱包括安装柱主体和设置在安装柱主体顶部且挂设在所述连接柱内的限位头。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变电所双目可视化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连接柱主体和设置在连接柱主体上且用于卡装所述限位头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壁与连接柱主体外壁齐平。
上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变电所双目可视化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通过转动控制机构与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控制机构包括用于带动安装柱主体转动的主动齿轮、套设在安装柱主体顶部且与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的回转支承、以及设置在连接柱主体上且用于控制主动齿轮转动的转动控制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22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麻绳自动缠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扶手安装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