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升降式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0708.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18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煜;燕玲;梁立;刘宁;应擎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煜;燕玲;梁立;刘宁;应擎天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协众智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5 | 代理人: | 胡少林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轨道交通 场景 升降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升降式机器人,属于服务机器人的技术领域。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升降式机器人包括机身、底座以及移动轮;本实用新型在机身底部的凹腔中设置带有移动轮的底座,并且,将底座设置为包括上固定件、下固定件、驱动组件以及丝杆螺母组件的升降式底座,通过升降式底座的升降运动控制移动轮的高度,使得在机器人需要移动时,移动轮可伸出机身外并移动,方便对机器人放置位置的更换,而在需要机器人静止时,移动轮能回缩至机身内而实现机身直接接触地面,有效增大了触地面积,降低了整体高度,使得机器人的稳定性更高,避免了自动位移或倾倒带来的安全风险,更利于轨道交通用机器人的使用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升降式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交通的车站内一般设置有服务机器人,通过服务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功能与乘客进行人机互动,及时解决乘客的咨询问题,同时也减轻了车站内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但是,现有轨道交通的车站内的服务机器人一般为固定式,放置在车站的固定位置,移动不便,不利于放置位置的更换;另外还有一种移动式机器人,能实现机器人的移动,方便机器人位置的更换以及移动机器人功能的拓展。虽然现有的移动机器人能满足移动的使用需求,但是,用于移动的移动轮始终处于机器人的底部并始终接触地面,导致了上述的移动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点少,且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也较小,因此,在需要上述移动机器人处于静止状态时,上述的移动机器人存在放置不稳定的问题,易因为移动轮滑动而导致其自动位移以及倾倒的风险,不利于轨道交通用机器人的使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升降式机器人,以设置升降式底座,升降式底座的底部安装移动轮,通过升降式底座实现移动轮高度的调节,使得在需要机器人移动时,将移动轮伸出机器人的机身外,通过移动轮实现移动,方便机器人放置位置的更换,而在需要机器人静止放置时,通过升降式底座将移动轮收回至机身内,实现机器人机身的直接触地,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机器人放置的稳定性,避免了自动位移或倾倒带来的安全风险,更利于轨道交通用机器人的使用和推广。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升降式机器人,包括机身和底座,机身设置于底座上,移动轮设置于底座的底部,具有这样的特征,机身的底部设置有凹腔,底座设置于凹腔内,并且,
底座为升降式底座,包括上固定件、下固定件、驱动组件以及丝杆螺母组件,上固定件固定于凹腔内,下固定件设置于上固定件的下方,并且,于凹腔内且位于上固定件上设置有驱动部件,同时,于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之间设置有丝杆螺母组件,丝杆螺母组件中的螺母转动安装于上固定件上,且螺母与驱动组件动力连接,同时,丝杆螺母组件中的丝杆的下端固定于下固定件上,丝杆的上端插设于螺母内并与螺母螺纹配合,且移动轮设置于下固定件的底部。
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升降式机器人,其中,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设置于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之间,并且,导向组件包括套筒和插杆,套筒的上端固定于上固定件的底部并朝向下固定件的一侧延伸,插杆的下端固定于下固定件上,并且,插杆的上端滑设于套筒内。
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升降式机器人,其中,上固定件包括安装块和若干支撑臂,安装块上开设有一安装孔,螺母安装于安装孔内,并且,安装块上开设有一连通安装孔的缺口,驱动组件通过缺口与螺母动力连接,安装块的上且位于安装孔的两侧设置有突出的转轴固定支架,同时,若干支撑臂在安装块的边沿上以安装孔为轴心呈放射状布置。
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升降式机器人,其中,螺母的两端与安装孔的孔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承。
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升降式机器人,其中,螺母的外壁上且位于对应安装孔的缺口的位置设置有一圈轮齿,且在螺母转动时,轮齿依次经过缺口,同时,驱动组件与螺母上的轮齿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煜;燕玲;梁立;刘宁;应擎天,未经张煜;燕玲;梁立;刘宁;应擎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0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