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0705.7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18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煜;燕玲;梁立;刘宁;应擎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煜;燕玲;梁立;刘宁;应擎天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协众智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5 | 代理人: | 胡少林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轨道交通 场景 行走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属于服务机器人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底座设置于机身的底部,将若干车轮设置于底座的安装面上,同时,于每一车轮和安装面之间均设置有减震结构,既能满足乘客咨询和巡检的使用需求,又能使得每一车轮均具有独立的减震结构,使得无论哪一个车轮经过轨道交通的车站内的盲道、地板间断裂处以及的排水通道上的花纹板等不平整处时,相应的车轮均能通过减震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实现减震吸能,防止发生倾斜的问题,避免了机器人因震动而损坏内部元器件以及发生倾倒的问题,保证了机器人能稳定通过车站内的不平整处,安全性更高,利于轨道交通服务的推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行业的发展,轨道交通的普及,人们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点。
目前,市面上现有轨道交通的车站中一般会设置人工咨询台,并设置专人进行安全巡检,通过设置的人工咨询台对咨询的乘客进行服务,并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轨道交通的车站内设置服务机器人成为了发展方向。现有轨道交通的车站内放置的机器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式机器人,放置于车站内的固定位置,能较好的满足乘客的咨询需求,替代部分人工咨询台的工作,但是其移动性差,无法实现安全巡检;另一种是移动式机器人,移动式机器人既能满足乘客的咨询需求,又能进行移动,满足巡检的使用需求,但是,由于车站内设置有盲道、地板间设置有断裂处以及设置于排水通道上的花纹板等结构,导致地面存在不平整的问题,使得移动式机器人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甚至导致设备倾斜的问题,存在因振动损坏内部元器件、发生倾倒的风险,安全性不够的问题,不利于轨道交通服务的推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以在机器人的底座底部设置有驱动轮和转向轮,并于驱动轮和转向轮上均设置有减震结构,且每一驱动轮和转向轮上的减震结构均能独立作用,使得不管哪一个车轮经过地面的不平整处,相应的车轮能均能进行适应性的升降,从而达到减震和防止倾斜的问题,避免了因经过车站的盲道、地板间断裂处以及排水通道上的花纹板等不平整处时损坏内部元器件、发生倾倒的问题,维持了机器人本身的平稳性,提高了机器人的安全性,更利于轨道交通服务的推进。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包括机身和底座,机身设置于底座上,具有这样的特征,底座的底部具有安装面,安装面上均匀布置有若干车轮,并且,
车轮包括驱动轮和转向轮,转向轮连接有转向电机,驱动轮连接有驱动电机,转向电机设置于安装面上,驱动电机内置于驱动轮内;还包括:
减震结构,减震结构设置于安装面和每一车轮之间,减震结构包括上部安装板、车轮安装板以及伸缩弹簧,上部安装板固定于安装面上,上部安装板的底部具有一朝下突出的第一伸缩套筒,车轮安装板设置于上部安装板的下方,车轮安装板的顶部具有一朝上突出且能插入到第一伸缩套筒内的第二伸缩套筒,伸缩弹簧设置于上部安装板和车轮安装板之间,车轮安装于车轮安装板的底部。
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其中,转向轮连接的转向电机的电机主体安装于安装面上,转向电机的旋转轴与转向轮对应的减震结构的上部安装板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其中,伸缩弹簧包括一压缩弹簧和若干拉紧弹簧,一压缩弹簧设置于第二伸缩套筒内,且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上部安装板和车轮安装板上,若干拉紧弹簧以第一伸缩套筒或第二伸缩套筒为轴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并且,每一拉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部安装板和车轮安装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煜;燕玲;梁立;刘宁;应擎天,未经张煜;燕玲;梁立;刘宁;应擎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0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寝室的床头挂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升降式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