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0705.7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18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煜;燕玲;梁立;刘宁;应擎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煜;燕玲;梁立;刘宁;应擎天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协众智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5 | 代理人: | 胡少林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轨道交通 场景 行走 机器人 | ||
1.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机身和底座,所述机身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均匀布置有若干车轮,并且,
所述车轮包括驱动轮和转向轮,所述转向轮连接有转向电机,所述驱动轮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转向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驱动电机内置于所述驱动轮内;还包括:
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面和每一所述车轮之间,所述减震结构包括上部安装板、车轮安装板以及伸缩弹簧,所述上部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上部安装板的底部具有一朝下突出的第一伸缩套筒,所述车轮安装板设置于所述上部安装板的下方,所述车轮安装板的顶部具有一朝上突出且能插入到所述第一伸缩套筒内的第二伸缩套筒,所述伸缩弹簧设置于所述上部安装板和所述车轮安装板之间,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车轮安装板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连接的所述转向电机的电机主体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转向电机的旋转轴与所述转向轮对应的所述减震结构的所述上部安装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弹簧包括一压缩弹簧和若干拉紧弹簧,一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伸缩套筒内,且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上部安装板和所述车轮安装板上,若干所述拉紧弹簧以所述第一伸缩套筒或所述第二伸缩套筒为轴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并且,每一所述拉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部安装板和所述车轮安装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拉紧弹簧一一对应的第一挂钩,每一所述拉紧弹簧连接于所述上部安装板上的一端均挂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挂钩上,同时,所述车轮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挂钩一一对应的第二挂钩,每一所述拉紧弹簧连接于所述车轮安装板上的一端均挂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挂钩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安装板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伸缩套筒内设置有突出的凸块,所述压缩弹簧抵靠于所述上部安装板上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凸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伸缩套筒外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上部安装板通过所述固定孔安装于所述底座的所述安装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机身上,并且,所述开关具有指纹解锁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底部设置有凹腔,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凹腔内,且所述车轮伸出所述凹腔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车轮一一对应的开口,所述底盖封住所述凹腔的腔口,所述车轮从对应的所述开口内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煜;燕玲;梁立;刘宁;应擎天,未经张煜;燕玲;梁立;刘宁;应擎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07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寝室的床头挂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场景的升降式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