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灸手法模拟训练教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4360.4 | 申请日: | 202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7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芃;郑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正芃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355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手法 模拟 训练 教学 系统 | ||
1.一种针灸手法模拟训练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灸装置,所述针灸装置包括设有的底座,所述底座中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底座与肌肤仿真装置连接,所述肌肤仿真装置上设有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上位机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手法模拟训练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肌肤仿真装置包括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的蛇形管,所述蛇形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叉形结构的叉柄端连接,所述叉形结构的叉口部内设有盘体,所述盘体在径向方向上与所述叉形结构的两个叉形部分别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靠近所述盘体上表面的中心部设有仿真皮肤层,所述传感装置包括在所述仿真皮肤层下的盘体内设有的力度监测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角度监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灸手法模拟训练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度监测装置包括在所述盘体内设有的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并列靠接设置且轴端与所述盘体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中部设有第一硅胶层,第四转轴中部设有第二硅胶层,所述第三转轴的轴端连接有第一旋转监测装置,所述第一旋转监测装置的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盘体的外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灸手法模拟训练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肌肤仿真装置还包括穴位仿真部,所述穴位仿真部包括硅胶体,所述硅胶体固定安装在托架上,所述托架的下端与第二旋转监测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监测装置的下端与球头连接,所述球头与球头臼配合,所述球头臼设置在下平台上,所述第二旋转监测装置通过数据线与所述针灸装置底座中的控制装置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灸手法模拟训练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针灸装置的底座外壳内的第一微控制器,所述角度监测装置、第一旋转监测装置、第二旋转监测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还电连接有蜂鸣器、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为5伏或6伏电池,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微控制器端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上位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灸手法模拟训练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还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测距装置进行通信,所述测距装置通过C形卡扣固定安装在针具的柄部下端,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测距装置端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微控制器端,所述测距装置包括第二微控制器、测距传感器、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二微控制器与测距传感器、第一电源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测距装置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为NRF24L01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为5伏或6伏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针灸手法模拟训练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皮肤层为第三硅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正芃,未经李正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43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角进点的注塑模具及注塑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利的烧伤换药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