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纵梁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2008.0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1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高原;杨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曹娜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纵梁结构及车辆,所述纵梁结构包括:包括:纵梁本体和加强板;所述纵梁本体包括配合连接的纵梁内板和纵梁外板,所述纵梁内板和所述纵梁外板连接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加强板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加强板;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封闭空间内,且分别与所述纵梁内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在纵梁本体内设置由第一加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加强板连接而成的加强板,且形成封闭空间,可以提高车身弯曲刚度和车身纵梁的强度,从而提高车内的舒适性和车辆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纵梁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纵梁的强度对车辆的碰撞安全性、整车刚度及模态都有重要影响。纵梁强度越高越有利于保护车内乘员,还可以提高整体刚度进而提高车辆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时,纵梁的强度越高,也越有利于提升整车模态,减少整车共振和轰鸣,提高车内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纵梁结构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纵梁的强度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纵梁结构,包括:纵梁本体和加强板;
所述纵梁本体包括配合连接的纵梁内板和纵梁外板,所述纵梁内板和所述纵梁外板连接形成封闭空间;
所述加强板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加强板;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封闭空间内,且分别与所述纵梁内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纵梁内板包括纵梁上板、纵梁立板和纵梁下板;
所述纵梁上板和所述纵梁下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纵梁上板和所述纵梁下板分别与所述纵梁立板上相对的两个侧边连接;
其中,所述纵梁上板和所述纵梁下板分别与所述纵梁外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加强立板,及与所述加强立板分别连接的加强上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加强立板上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连接;
所述加强上板与所述加强立板的第三侧边连接,所述第三侧边为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侧边;
其中,所述加强立板与所述纵梁立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上板与所述纵梁上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内部;
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第四侧边与所述加强立板上远离所述纵梁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第五侧边与所述加强上板上远离所述纵梁上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四侧边和所述第五侧边分别为所述第二加强板上相邻的两个侧边。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减重腔。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减重腔。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翻边,通过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纵梁内板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二翻边,通过所述第二翻边,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纵梁内板分别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纵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2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出风口挡风板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车轮护板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