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压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5184.6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4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樊友权;王三槐;吴忠发;黄兴;刘剑;于海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8 | 分类号: | F16F9/18;F16F9/32;F16F9/34;F16F9/36;F16F9/508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412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压 减振器 | ||
油压减振器,包括灌满油液的压力缸、伸入至压力缸的活塞杆、套装在压力缸外的储油缸、设置在储油缸中且与活塞杆导向配合的导承、将活塞杆与导承之间密封的内密封组件、将导承与储油缸之间密封的外密封组件,导承与压力缸端面相抵,缸力缸的内腔为压力腔Ⅰ,压力缸与储油缸之间形成储油腔Ⅱ,所述的压力腔Ⅰ和储油腔Ⅱ通过装在导承上且阻尼力可调的阻尼力调节阀联通,阻尼力调节阀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导承周向均匀分布,阻尼力调节阀的开启刚度并不都相等,开启刚度最大的阻尼力调节阀上开设联通压力腔Ⅰ和储油腔Ⅱ的小过道通道。本实用新型便于油压减振器安装,在满足油压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同时保证了油压减振器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压减振器,用于油压减振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压减振器作为机车车辆及动车组A类部件,其重要性越来越被广大机车车辆科技工作者所认同,它能否正常发挥减振功效直接关系到机车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油压减振器在工作时,活塞在内油缸中往复运动,迫使液压油流过阻尼孔而产生阻尼力,同时油压减振器将系统内的机械能转变为液压油的热能而散发到空气中,从而使机车车辆的振动得以衰减。阀系结构属于油压减振器核心部件,要求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调试。阻尼调节单元作为油压减振器阻尼力的调节结构,直接关系着减振器能否达到性能要求的阻尼特性。机车车辆实际运行工况恶劣,油压减振器的阀系结构和阻尼调节单元的结构稳性定和可靠性还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压减振器,便于油压减振器安装,降低油压减振器的安装劳动强度,提高安装便利性和效率,在满足油压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同时保证了油压减振器的使用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油压减振器,包括灌满油液的压力缸、伸入至压力缸的活塞杆、套装在压力缸外的储油缸、设置在储油缸中且与活塞杆导向配合的导承、将活塞杆与导承之间密封的内密封组件、将导承与储油缸之间密封的外密封组件,导承与压力缸端面相抵,缸力缸的内腔为压力腔Ⅰ,压力缸与储油缸之间形成储油腔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腔Ⅰ和储油腔Ⅱ通过装在导承上且阻尼力可调的阻尼力调节阀联通,阻尼力调节阀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导承周向均匀分布,阻尼力调节阀的开启刚度并不都相等,开启刚度最大的阻尼力调节阀上开设联通压力腔Ⅰ和储油腔Ⅱ的小过道通道。
优选的,所述的阻尼力调节阀的数量为两至三个,一个阻尼力调节阀为卸阀调节阀,其余的阻尼力调节阀为阻尼调节阀,卸阀调节阀的开启刚度大于阻尼调节阀的开启刚度。
优选的,所述的导承上开有用于安装阻尼力调节阀的安装通孔,卸荷调节阀包括与安装通孔螺纹配合的调节螺盖、导向配合设置于与安装通孔中的卸荷阀活动阀体、同轴设置在调节螺盖与卸荷阀活动阀体之间的卸荷阀弹簧和固定在安装通孔中且与卸荷阀活动阀体底面接触的卸荷阀固定阀座,卸荷阀活动阀体为向上开口的圆筒形状且底面开有与卸荷阀固定阀座联通的过油小孔,卸荷阀固定阀座呈中空管状,卸荷阀弹簧与调节螺盖之间以及卸荷阀弹簧与卸荷阀活动阀体之间分别垫有垫圈。
优选的,所述的卸荷阀活动阀体的筒壁上开有径向小通孔,径向小通孔沿卸荷阀活动阀体上均匀分布多个,过油小孔和径向小通孔联通形成卸阀调节阀上的小过油通道。
优选的,所述的阻尼调节阀包括与安装通孔螺纹配合的调节螺盖、导向配合设置于安装通孔中的阻尼阀活动阀体、同轴设置在调节螺盖与阻尼阀活动阀体之间的阻尼阀弹簧和固定在安装通孔中且与阻尼阀活动阀体底面接触的阻尼阀固定阀座,阻尼阀活动阀体为向上开口且底端封闭的圆筒形状,阻尼阀固定阀座呈向下开口的圆筒形状,在阻尼阀固定阀座顶端开有与储油缸连通的偏心小孔,阻尼阀弹簧与调节螺盖之间以及阻尼阀弹簧与阻尼阀活动阀体之间分别垫有垫圈,卸荷阀弹簧的刚度大于阻尼阀弹簧的刚度。
优选的,所述的偏心小孔与阻尼阀固定阀座的中轴线错开分布,且在阻尼阀固定阀座的顶端面上开有与偏心小孔联通的环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5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