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合模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46964.1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7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吴至勇;管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远方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22 | 分类号: | B29C3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钟文翰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合模 驱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合模驱动机构,主要包括导轨、驱动电机、丝杆、安装座、减速机、销钉、以及连接板。开模时,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减速并驱动安装座在丝杆上来回移动,同时由于安装座与第一块隔板固定,因此第一块隔板随着安装座的移动也在导轨上同步移动;而第一块隔板通过连接板的腰型孔与在后的隔板活动连接,在前隔板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位于连接板上的凸起(或凹陷)会勾着底板上的凹陷(或凸起)并连同底板一起向前移动,实现底板与在后的隔板分离,最后连接板通过在后的隔板上的销钉带动在后的隔板向前移动继续开模;合模的原理与开模相同,其驱动过程相反即可。该开合模驱动机构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板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板生产线上的开合模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生产线在开模时只拉动模具一侧的隔板,而模具另一侧的隔板仍然与产品(注浆定型后)接触并贴合,当将底板及产品拖出模具(出模或起模)时,产品的侧面(复合板)会贴在隔板上滑行,由于复合板表面比较粗糙,凸起的颗粒硬度较大,而隔板的硬度较小,因此,会导致隔板在滑行过程中经常被刮花,当刮痕较深或较多时,将影响隔板的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复合板生产线上的开合模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开合模驱动机构,主要包括导轨、驱动电机、丝杆、安装座、减速机、销钉、以及连接板。隔板竖直设置在导轨上,并可在导轨上滑动。底板放置在导轨上,位于相邻的两隔板之间。所述隔板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所述销钉,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位于相邻的两块隔板之间,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设有腰型孔,所述连接板的两端通过所述腰型孔及销钉分别与相邻的两块隔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隔板底部内侧设有与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凸起固定在连接板上,位于底板的一侧,与底板抵接,开模时通过第一凸起将底板拉开,实现底板与隔板分离。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一块隔板的底部,并与第一块隔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两端固定在导轨底部。所述减速机设置在安装座上,其输出端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安装座上,其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通过驱动减速机的输出轴转动使得安装座沿丝杆移动,并通过连接板带动在后的隔板在导轨上滑动,实现组合模具的开模或合模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前一块连接板后端的腰型孔与后一块连接板前端的腰型孔一起被同一根所述销钉穿过。
开模时,驱动电机带动减速机转动,减速机的输出端与丝杆螺纹连接,从而驱动整个安装座在丝杆上移动,最终安装座带着第一块隔板在导轨上移动。对于单个组合式模具来讲,其开模过程分为两段,前段为:前隔板上的销钉随前隔板向前移动而从腰型孔的后端移动到前端(连接板和在后的隔板均不动)。后段为:前隔板通过销钉带着连接板一起向前移动,由于第一凸起与底板侧面抵接,因此在连接板向前移动时,底板也被第一凸起勾着向前移动,实现底板与隔板分离;同时在后的隔板上的销钉也因为连接板的向前移动而从腰型孔的前端移动到后端,随后进入下一组合式模具的开模循环。
本方案的目的在于开模时将底板与左右两块隔板分离,实现产品出模时不与隔板接触,从而保护隔板表面完好,延长隔板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还设计出若干结构以实现该目的,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方案一,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二凸起。底板上设有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位于底板底部。所述第二凸起卡设在第二凹陷内,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开模时通过第二凸起将底板拉开,实现底板与隔板分离。合模时通过第二凸起推动底板,实现底板与隔板合模。本方案与前述方案的原理相同,区别在于前述方案在侧面勾着底板,而本方案在底部勾着底板。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本方案在合模时,可由前隔板和第二凸起共同推着底板前进,底板受力均匀,这也是前述方案实现不了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远方通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远方通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46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水拦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蜂窝复合结构无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