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39262.0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0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翠;周瑞涛;王晓辉;薛峰会;邢军;陈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黄海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1/68 | 分类号: | B60S1/68;B08B1/00;B60R16/02;B62D6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润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7 | 代理人: | 孟庆强 |
地址: | 26642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机器人 行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行走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部两端均设置有立柱,且立柱底部均通过预留槽及轴承安装滚轮,所述立柱一侧底部通过螺栓安装电机,且电机一侧动力输出端均贯穿立柱通过联轴器连接滚轮,所述承载板底部通过螺丝安装U型架,且U型架底部表面通过预留螺纹孔安装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顶部均通过螺丝安装压板,所述承载板底部两端均设置有套筒,且套筒底部套接套杆,所述套杆底部均通过螺丝安装与滚轮相对应的清洁毛刷,所述承载板顶部表面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内放置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行走装置,结构合理,使用便捷,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行走机构是机器人上的重要部件。
专利号:201921554454.8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行走装置,驱动轮在经过凸起时驱动轮被凸起向上顶起,连接块向上移动并压缩弹簧,经过凸起后弹簧回弹带动驱动轮向下移动和地面贴合,使装置在经过凸起时也可以保持平稳的移动状态。
上述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在长时间使用后,无法便捷的对滚轮进行清洁,增加了人员的清洁难度,2、在装置与外部机构固定后,无法便捷的拆卸,增加了人员对装置维护时的难度,3、无法便捷的将对应电线分别固定,导致在检修时,杂乱的线缆会干扰人员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行走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行走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部两端均设置有立柱,且立柱底部均通过预留槽及轴承安装滚轮,所述立柱一侧底部通过螺栓安装电机,且电机一侧动力输出端均贯穿立柱通过联轴器连接滚轮,所述承载板底部通过螺丝安装U型架,且U型架底部表面通过预留螺纹孔安装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顶部均通过螺丝安装压板,所述承载板底部两端均设置有套筒,且套筒底部套接套杆,所述套杆底部均通过螺丝安装与滚轮相对应的清洁毛刷,所述承载板顶部表面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内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固定螺纹孔,且固定螺纹孔内一端均通过预留槽胶合连接有强磁磁铁,所述承载板两侧顶部表面均通过预留螺纹孔安装与强磁磁铁相对应的固定螺杆,且固定螺杆一端位于固定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内底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连接板底部表面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对应的限位槽,且连接板顶部两侧表面均开设有连接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底部表面开设有与压板相对应的置线槽,且置线槽、压板和定位螺杆均具体设置有多组。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一侧底部表面均通过预留螺纹孔安装扭紧旋钮。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和连接板外表面均冷镀耐腐蚀锌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套杆、清洁毛刷和扭紧旋钮,当需要对滚轮表面的杂质进行清洁时,人员可以手动调整套杆的伸出长度,从而使得清洁毛刷能够接触滚轮表面,并且,人员可以手动旋紧扭紧旋钮,从而将套杆和清洁毛刷的位置固定,此时,滚轮在转动过程中,清洁毛刷能够对其表面粘附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洁,从而无需人员手动进行清洁,降低了滚轮的清洁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黄海学院,未经青岛黄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92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用尾翼结构
- 下一篇:用于板材检验的一体式气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