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车门铰链夹具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7563.1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59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莹;张振龙;王曼华;张雷;李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B25B11/0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岩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车门 铰链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车门铰链夹具台,由气动控制操作盒、夹具移动框架、车门定位夹紧组件、铰链定位夹紧组件以及冷金属过渡焊接地装置组件构成,车门定位夹紧组件和铰链定位夹紧组件均包括多个夹紧组件,夹紧组件通过气缸与夹爪连接,车门定位夹紧组件的夹爪上设置有与车门内板及车门边缘相匹配的仿形块,铰链定位夹紧组件夹爪上设置有与车门铰链匹配的仿形块,冷金属过渡焊接地装置组件包括与2个底座,其上安装有仿型铜块和铜带,气动控制操作盒能够控制气缸夹紧闭合。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车门铰链夹具台,可在同一夹具实现能够满足车门铰链精定位装配、包边边缘冷金属过渡焊及包边边缘溢胶清擦工艺,达到降低投资,实现节约工艺空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安装台,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车门铰链夹具台。
背景技术
汽车改型迭代快,原有车门铰链夹具安装台体积大,占用生产地面积,实现工艺单一,多数生产节拍浪费在上下件过程中。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铰链夹具台多数以车门铰链装配夹具装置相关,确保工件装配的精度和稳定性。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精确夹紧的车门装配系统,该装配系统包括翻转机构、导向机构、托架机构、夹紧机构和定位机构;通过第一夹紧机构,可以将工件夹紧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避免装配作业时工件错位或变形,确保工件装配的精度和稳定性;第二夹紧机构夹紧车门工件,并将车门铰链精确定位至安装位置,等待安装设备安装铰链至车门工件上,采用该夹紧机构的夹具装置能将两个铰链准确的固定在铰链加强板上的两个铰链安装点上。
但是,车门装配系统主要针对夹具尺寸精度进行改进,无法使一个铰链安装台可以满足溢胶清擦、铰链精定位安装、冷金属过渡焊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车门铰链精定位装配、包边边缘冷金属过渡焊及包边边缘溢胶清擦工艺的多功能车门铰链夹具台,以解决现有车门铰链夹具台占地面积大,实现工艺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车门铰链夹具台,由固定在基板26上的气动控制操作盒1、夹具移动框架2、车门定位夹紧组件3、铰链定位夹紧组件4以及冷金属过渡焊接地装置组件5构成;
所述夹具移动框架2由底端框架21、推手22、万向轮23、地面支撑24、定向轮25以及基板26组成,所述基板26与底端框架21固定,底端框架21上装有推手22、万向轮23、地面支撑24以及定向轮25;
所述车门定位夹紧组件3的底座与基板26相连,车门定位夹紧组件3包括多个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均通过气缸与夹爪连接,夹爪上均设置有与车门内板及车门边缘相匹配的仿形块;
所述铰链定位夹紧组件4的底座与基板26相连,铰链定位夹紧组件4包括多个夹紧组件,夹紧组件上均通过气缸与夹爪连接,夹爪上均设置有与车门铰链匹配的仿形块;
所述冷金属过渡焊接地装置组件5包括与基板26相连的底座Ⅰ51和底座Ⅱ52,底座Ⅱ52上安装有仿型铜块53,底座Ⅰ51上安装有铜带54,铜带54与仿型铜块53相连,用于焊接电流形成回路;
所述气动控制操作盒1由操作盒框架11和安装在操作盒框架11上的按钮12组成,操作盒框架11与基板26相连,气动控制操作盒1与阀岛连接,气动控制操作盒1能够控制气缸夹紧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控制操作盒1、夹具移动框架2、车门定位夹紧组件3、铰链定位夹紧组件4以及冷金属过渡焊接地装置组件5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基板26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26通过螺栓与底端框架21连接在一起,所述底端框架2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推手22、万向轮23、地面支撑24以及定向轮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75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