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冷发动机的组合式导风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59663.5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1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厦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6 | 分类号: | F01P5/06;F01P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5 | 代理人: | 胡涛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冷 发动机 组合式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冷发动机的组合式导风冷却结构。具有飞轮风扇、导风罩、侧盖、引风板、前挡风板和后挡风板;所述侧盖安装在发动机曲轴末端一侧,所述飞轮风扇安装连接在发动机曲轴末端,所述导风罩包裹住飞轮风扇,安装固定在侧盖上,形成第一密封导风腔;所述前挡风板和后挡风板分别安装在发动机气缸套和气缸盖两侧,所述前挡风板一侧和导风罩上方密封固定,所述引风板一侧和导风罩密封固定,另一侧和后挡风板密封固定,上侧和发动机的进气管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蜗壳式导风罩,使离心风扇产生的风量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减少了流体紊乱损失。异形引风板与进气管、前后挡风板组成导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冷发动机的组合式导风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现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普遍较低,仅为40%左右,燃油进入气缸内进行燃烧,除了部分热量转化成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其余大部分热量需要散发,特别是风冷发动机,由于散热是通过冷却风带走,效果没有水冷发动机好,因此风冷发动机的温度会较高,现有的散热结构设计不是很合理,散热效果较差。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风冷发动机的组合式导风冷却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冷发动机的组合式导风冷却结构,具有飞轮风扇、导风罩、侧盖、引风板、前挡风板和后挡风板;所述侧盖安装在发动机曲轴末端一侧,所述飞轮风扇安装连接在发动机曲轴末端,所述导风罩包裹住飞轮风扇,安装固定在侧盖上,形成第一密封导风腔;所述前挡风板和后挡风板分别安装在发动机气缸套和气缸盖两侧,所述前挡风板一侧和导风罩上方密封固定,所述引风板一侧和导风罩密封固定,另一侧和后挡风板密封固定,上侧和发动机的进气管密封连接;所述引风板、前挡风板和后挡风板组合形成第二密封导风腔。
进一步的,所述飞轮风扇上间隔均匀周布有若干离心式叶片,所述飞轮风扇中间开有由于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上的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罩的引风通道为渐开型的蜗壳式导风罩,其侧面开设有入风口,顶端侧面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和引风板和前挡风板搭接密封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引风板的中部横截面为L形,用以形成导风的空腔,所述引风板和出风口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搭接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前挡风板一侧设置有用于和出风口密封搭接的第一搭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后挡风板和引风板搭接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搭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前挡风板和后挡风板在气缸套前侧方均设置有一个螺栓挡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蜗壳式导风罩,使离心风扇产生的风量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减少了流体紊乱损失。
(2)本实用新型的异形引风板与进气管、前后挡风板组成导风装置,单向顺畅的通过全部热散通道,顺畅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有气缸盖和气缸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风罩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厦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厦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596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中深层地热井的多套管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