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46457.0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7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姜广梅;钟鹏松;任方利;陆俊波;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00 | 分类号: | F01P3/00;F01P5/10;F01P7/16;F01P11/00;F01P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蔡兴兵 |
地址: | 518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系统 车辆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具有进气侧和排气侧;气缸体,所述气缸体与所述气缸盖连接;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进气侧且与所述气缸体连接;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的进水口设于所述排气侧;水泵出水管路,所述水泵出水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水泵出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却水套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将水泵布置在发动机的进气侧,避免使水泵产生热害问题。同时将冷却水套的进水口布置在发动机的排气侧,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前端空间,使发动机前端管路布置更加紧凑,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横向和纵向尺寸。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冷却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和具有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用于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现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布置不合理,导致管路设计过长,增大了发动机纵向和横向尺寸。并且现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管路设计离散,零部件数量众多,增加发动机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的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发动机冷却系统布置不合理,而导致管路设计过长,增大了发动机纵向和横向尺寸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具有进气侧和排气侧;气缸体,所述气缸体与所述气缸盖连接;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进气侧且与所述气缸体连接;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的进水口设于所述排气侧;水泵出水管路,所述水泵出水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水泵出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却水套连接。
进一步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调温器,所述调温器位于所述进气侧且与所述水泵间隔开布置;水泵进水管路,所述水泵进水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调温器连通,所述水泵进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水泵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进水管路包括:水泵进水软管,所述水泵进水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进水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调温器连通;支管,所述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进水软连通,所述支管的第二端用于与发动机的冷却水壶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调温器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冷却液温度的管口,所述管口的个数为6个,6个所述管口间隔开集成在所述调温器上,以分别连接散热器出水管、机油冷却器回水软管、暖风回水软管、散热器进水管、缸盖出水软管和所述水泵进水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出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泵出水软管、第一水泵出水硬管、第二水泵出水软管和第二水泵出水硬管;其中,所述第一水泵出水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泵出水硬管与所述冷却水套连接。
进一步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正时罩,所述正时罩设于所述气缸体且与所述气缸盖连接;多个支架,所述第一水泵出水硬管通过多个所述支架分别与所述气缸体和所述正时罩连接,所述第二水泵出水硬管通过多个所述支架分别与所述正时罩和所述气缸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盖上设有排气歧管,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EGR进水硬管,所述EGR进水硬管设于所述气缸盖,且所述EGR进水硬管位于所述排气歧管的下方;EGR进水软管,所述EGR进水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EGR进水硬管连通,所述EGR进水软管的第二端与EGR冷却器连通。
进一步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气缸盖出水管组件,所述气缸盖出水管组件设于所述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出水管组件集成有暖风回水硬管,所述暖风回水硬管的第一端与整车暖风芯体连通,所述暖风回水硬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调温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盖出水管组件集成有EGR冷却器出水口,所述EGR冷却器出水口和所述EGR冷却器之间设有EGR出水软管。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6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