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材料共固化抗冲击前缘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35393.4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9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潘新旗;史立;满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劲旋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1/14 | 分类号: | B63H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靳红妍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固化 冲击 前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共固化抗冲击前缘,包括桨芯、外层蒙皮、内层蒙皮和缓冲层,其中:内层蒙皮、缓冲层和外层蒙皮从内到外依次包覆在桨芯外部;内层蒙皮、缓冲层和外层蒙皮通过共固化成型方式包覆在桨芯外。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复合材料共固化抗冲击前缘,内层蒙皮和外层蒙皮之间的缓冲层起到缓冲作用;与螺旋桨共固化加工工艺,进而增大制造效率,降低成本,且不需要打磨以实现装配尺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共固化抗冲击前缘。
背景技术
目前因为复合材料螺旋桨重量轻,强度高,耐疲劳性能好,所以复合材料市场越来越大,但复合材料螺旋桨前缘易受冲击破坏,所以在很多螺旋桨都在前缘增加防护装置。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增加复合材料螺旋桨的抗冲击能力,成为螺旋桨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目前,国内市场螺旋桨抗前缘冲击装置,主要为镍金属前缘,镍金属前缘制造周期长(≥12h),成本高,成型后尺寸精度难以保证,靠后期打磨来实达到装配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材料共固化抗冲击前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合材料共固化抗冲击前缘,包括桨芯、外层蒙皮、内层蒙皮和缓冲层,其中:
内层蒙皮、缓冲层和外层蒙皮从内到外依次包覆在桨芯外部;
内层蒙皮、缓冲层和外层蒙皮通过共固化成型方式包覆在桨芯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外层蒙皮和内层蒙皮为芳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缓冲层为玻璃纤维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内层蒙皮和桨芯之间有导热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导热层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缓冲层的厚度从桨芯前缘尖端向远离桨芯外尖方向逐渐变薄。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复合材料共固化抗冲击前缘,内层蒙皮和外层蒙皮之间的缓冲层起到缓冲作用;与螺旋桨共固化加工工艺,进而增大制造效率,降低成本,且不需要打磨以实现装配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表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劲旋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劲旋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35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舞台水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螺旋桨转动惯量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