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H型汽车轮毂低压铸造模具及其轮毂铸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96335.5 | 申请日: | 2021-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4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苏凯;吴鹤;吕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今飞汽摩配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富源今飞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B60B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1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轮毂 低压 铸造 模具 及其 铸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H型汽车轮毂低压铸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边模和冷却系统,上模和下模合拢在边模的中部,上模、下模和边模合拢后形成一个类似H型的模具型腔,边模在下模水平面处的型腔背面处设有凸起,边模在凸起的型腔面处设有至少两个对称的V型挖槽,V型挖槽所在的边模的型腔面下部设有若干条状的边模槽,下模的斜面上设有与轮辐腔相连通的引流槽,边模槽与引流槽相向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H型汽车轮毂低压铸造模具及其铸件,通过在下模的斜面上增加引流槽,铝液充型时从引流槽中流入到下模的轮缘腔中,避免卷气、涡流、氧化皮、流痕等铸造质量问题,避免对影响后续的电镀外观质量而报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H型汽车轮毂低压铸造模具及其轮毂铸件。
背景技术
现有部分汽车轮毂的轮辋造型为H型,该类轮型的轮辐处于轮辋的中部,低压铸造充型时,铝液先从升液管流入模具型腔中部的轮毂安装盘腔,再从中部的轮毂安装盘腔沿着轮辐的每根辐条腔流向最低处的下轮缘腔,再从下轮缘腔逐渐充满整个模具型腔,由于从辐条腔到外轮缘腔之间存在接近90°的垂直落差,铝液在重力加速下快速流入下轮缘腔时,易形成卷气涡流、氧化皮及流痕等严重影响铸造质量的问题,影响产品的外观与质量,加重了后续加工的负担,而且H型汽车轮毂很多还是电镀产品,较为严重的流痕等铸造质量问题对电镀产品来讲就只能直接报废,严重制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及合格率。因此,亟需改进模具及铸造工艺来改善H型汽车轮毂的LIP面(即轮毂装上轮胎后朝向外部的从最边缘到辐条之间的部分)铸造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H型汽车轮毂低压铸造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轮毂铸件。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H型汽车轮毂低压铸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边模和冷却系统,上模和下模合拢在边模的中部,上模、下模和边模合拢后形成一个类似H型的模具型腔,边模在下模水平面处的型腔背面处设有凸起,边模在凸起的型腔面处设有至少两个对称的V型挖槽,V型挖槽所在的边模的型腔面下部设有若干条状的边模槽,下模的斜面上设有与轮辐腔相连通的引流槽,边模槽与引流槽相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H型汽车轮毂低压铸造模具,通过在下模的斜面上增加引流槽,将升液管流入的铝液从类似H型的模具型腔中部有序的从引流槽中流入到下模的轮缘腔中,避免原先从辐条腔流入轮缘腔时铝液飞散或无序的流动造成卷气、涡流、氧化皮、流痕等铸造质量问题,避免对影响后续的电镀外观质量而报废。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H型汽车轮毂低压铸造模具,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引流槽的深度为1.5mm-2mm,宽度与辐条腔宽度相同。
上述实施例中,引流槽与轮辐腔相连,铝液充型时,铝液从轮辐腔流入并沿着引流槽的槽壁流动,起到引流、防飞溅、防断流的作用,极大的避免了铝液的卷气、涡流、氧化皮和流痕的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边模槽的深度为2mm-2.5mm,宽度与辐条腔宽度相同,且要避开边模的45°面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边模槽与引流槽相向设置,共同构成一个铝液在下半部轮辋腔的铝液主流动通道,铝液充型时,铝液从轮辐腔流入并沿着引流槽的槽壁流动,起到引流、防飞溅、防断流的作用,极大的避免了铝液的卷气、涡流、氧化皮和流痕的发生,同时,边模槽的存在,让铝液在充型过程中产生氧化皮、气体等不利于铸造质量的物质可以聚集在边模槽中,等轮毂铸件在机加工时工序时车掉边模槽的部分,不会对轮毂本体的正常部分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下模在轮毂上轮缘处设有若干第一气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今飞汽摩配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富源今飞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今飞汽摩配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富源今飞轮毂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963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液头智能生产线系统的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氦气测试及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