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减速器线束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1886.6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8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康建斌;王瑛;魏总亮;陈江峰;辛然;陶先臣;杨帅;陈龙华;陈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宋会然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固定 结构 | ||
1.一种主减速器线束固定结构,用于主减速器中的线束(4)在主减速器壳体(3)上的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速器线束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槽(1)和线束固定件(2),其中:
所述固定槽(1)形成于所述主减速器壳体(3)上,且所述固定槽(1)具有槽口区(101),以及宽度大于所述槽口区(101)的固定区(102);
所述线束固定件(2)套装固定于所述线束(4)上,并于所述线束固定件(2)的一端设有可沿所述线束(4)径向弹性变形的可变形结构(201),以及具有沿所述线束(4)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凸起(202)的固定结构,且所述固定结构中至少有一个所述凸起(202)位于所述可变形结构(201)上;
所述槽口区(101)的宽度不低于所述线束(4)的外径,并小于所述可变形结构(201)所处位置的所述线束固定件(2)的外径,各所述凸起(202)所处位置的所述线束固定件(2)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区(102)的宽度,且随所述线束固定件(2)由一侧向所述固定区(102)中的插入,因所述可变形结构(201)的弹性变形,而可使所述固定结构中的两个所述凸起(202)分别挡置于所述固定槽(1)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结构(201)以悬臂状设于所述线束固定件(2)上,且所述可变形结构(201)为对称设于所述线束固定件(2)两侧的两个,并对应于各侧的所述可变形结构(201)分别设有所述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减速器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件(2)的一端被构造为与所述线束(4)之间形成有间隙的固定端(203),所述可变形结构(201)通过位于自身两相对侧的开槽(204)而形成于所述固定端(2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减速器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中仅其一所述凸起(202)位于所述可变形结构(201)上,且另一所述凸起(202)靠近于所述可变形结构(201)的根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减速器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可变形结构(201)上的所述凸起(202)位于所述可变形结构(201)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减速器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可变形结构(201)端部的所述凸起(202)上设有导向斜面(205),且所述导向斜面(205)被配置为引导该凸起(202)穿过所述固定区(10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减速器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件(2)为与所述线束(4)之间过盈配合而固定于所述线束(4)上,并于所述线束固定件(2)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线束固定件(2)长度方向贯穿设置的开口(206),所述线束固定件(2)经所述开口(206)套装于所述线束(4)上,且两个所述可变形结构(201)分置于所述开口(206)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中两个凸起(20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固定区(102)两侧间的所述主减速器壳体(3)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件(2)注塑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减速器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速器中设有扭矩管理器,所述线束(4)为与所述扭矩管理器连接的线束(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18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5G互联网监控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多普勒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