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制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51721.2 | 申请日: | 2021-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2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房斌;张信荣;章学来;郑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17/02;F25D17/06;F25D19/04;F25D29/00;F25B9/00;F25B41/20;F25B41/30;F25B4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贾晓玲 |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制冷系统 | ||
1.一种混合制冷系统,主要包括,冷冻腔室(16)、接触式复叠换热器(21)、接触式速冻系统和二氧化碳速冻循环系统;
其中,冷冻腔室(16)内设有托盘,托盘下方为接触式复叠换热器(21),所述的接触式复叠换热器(21)由接触式速冻系统的蒸发器和二氧化碳速冻循环系统的冷凝器复叠而来并作为托盘支架,该支架供托盘放置,在冷冻腔室(16)内放置多层托盘支架,每层托盘支架上面放置托盘,托盘正上方为托盘正上方为若干个相连的液体二氧化碳喷阀(24),每一层二氧化碳喷嘴相互并联接入控制阀件,乏气回收装置(5)位于冷冻腔室(16)的下方,乏气经乏气回收装置(5)经三路冷凝器(3)进入管内和高压储液桶(8)排气混合,之后进入气液分离器(9)再进入第二压缩机(10);
接触式速冻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一油分离器(2)、三路冷凝器(3)、回热器(22)、节流阀(20)、接触式复叠换热器(21)的蒸发管路、和气液分离器(23);其中,第一压缩机(1)出气口经管路与第一油分离器(2)相连;第一油分离器(2)出口由管路连至三路冷凝器第一管路制冷剂进口(70);三路冷凝器第一管路制冷剂出口(71)连接至回热器(22)高温管路进口;回热器(22)高温管路出口连接至节流阀(20)的进口;节流阀(20)的出口连接至冷冻腔室(16)内的接触式复叠换热器(21)的蒸发管路进口;接触式复叠换热器(21)的蒸发管路出口连接至回热器(22)的低温管路进口;回热器(22)的低温管路出口连接至气液分离器(23);气液分离器(23)的出口连接至第一压缩机(1)的吸气口;
二氧化碳速冻循环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10)、第二油分离器(11)、冷凝器(12)、多个控制阀、接触式复叠换热器(21)的冷凝管路、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9)、高压储液桶(8)、二氧化碳补气桶(26)和喷淋系统;喷淋系统包括:加压泵(14)、二氧化碳喷淋管架(25)、液体二氧化碳喷阀(24)、乏气回收装置(5)、三路冷凝器(3)的第二管路;
其中喷淋管架与接触式复叠换热器分层组合,喷淋管架可做食品托盘支架,每层的装置由上到下依次是喷阀、食品托盘、接触式复叠换热器;
其中,在二氧化碳速冻循环系统中,第二压缩机(10)的出气口经管路与第二油分离器(11)相连运输二氧化碳气体;第二油分离器(11)的出口与冷凝器(12)相连,管路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冷凝器(12);冷凝器(1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冷冻腔室(16)的接触式复叠换热器(21)的冷凝管路进口相连;接触式复叠换热器(21)的冷凝管路出口由管路与二氧化碳节流阀(7)相连;二氧化碳节流阀(7)出口连接至高压储液桶(8);补气桶(26)与高压储液桶(8)上部相连,用于补充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高压储液桶(8)上部出口与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9)进口相连,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9)出口经管路与第二压缩机吸气口相连;
在二氧化碳喷淋系统中,高压储液桶(8)下部管路连接至加压泵(14)进口以加压液体二氧化碳,加压泵(14)出口经管路连接至喷淋管架(25),加压后的液态二氧化碳至第一控制阀(15)经由喷淋管架(25)的液体二氧化碳喷阀(24)迅速汽化和生成干冰雪花,干冰雪花与低温二氧化碳气体速冻带冷冻对象,干冰雪花升华为氧化碳气体,之后二氧化碳进入冷冻腔室(16)下方的乏气回收装置(5),压力/ph传感器(6)可控制各喷嘴的张开情况;乏气回收装置(5)经管路与三路冷凝器(3)第二管路二氧化碳进口(81)相连;三路冷凝器第二管路二氧化碳出口(80)与高压储液桶(8)上部出气管经管路相连通;联通后的管路连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9)进口,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出口经管路与第二压缩机(10)吸气口相连;
冷冻腔室(16)上方接入一通风管(18)与冷冻腔室(16)内部相连,通风管(18)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9),第二控制阀(19)用于控制冷冻腔室(16)内部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六控制阀(30)和乏气回收装置(5)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在加压泵(14)与第一控制阀(15)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3),在冷凝器(12)与接触式复叠换热器(21)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三压力传感器(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17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吻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床防护罩及机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