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电化学沉积槽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44356.2 | 申请日: | 2021-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7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佳;曹成松;张君;王薇;杨海艳;侯堪文;刘国豪;徐宝强;李绍元;杨斌;马文会;熊恒;蒋文龙;李一夫;田阳;戴永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D17/10 | 分类号: | C25D17/10;C25D17/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朱维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化学 沉积 | ||
1.一种光电化学沉积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沉积槽体(1)和极板倾角调控装置(4),光源设置在沉积槽体(1)的壁上,电极板(7)倾斜设置在沉积槽体(1)内且电极板(7)互相平行,极板倾角调控装置(4)包括电机、动力输入齿轮I(3)、动力输入齿轮II、从动齿轮I、从动齿轮II、传动链条I(5)、传动链条II和电极板(7),动力输入齿轮I(3)、动力输入齿轮II、从动齿轮I、从动齿轮II分别设置在沉积槽体(1)顶端的四角,动力输入齿轮I(3)的中心通过转动轴I与动力输入齿轮II的中心固定连接,转动轴I与电极板(7)顶端平行,转动轴I固定设置在电机的输出端,动力输入齿轮I(3)与从动齿轮I通过传动链条I(5)传动连接,动力输入齿轮II与从动齿轮II通过传动链条II传动连接,电极板(7)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挂耳I(12)和挂耳II,挂耳I(12)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与传动链条I(5)啮合传动的齿形结构I,挂耳II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与传动链条II啮合传动的齿形结构I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电化学沉积槽,其特征在于:极板倾角调控装置(4)还包括活动嵌块(15),活动嵌块(15)设置在相邻电极板(7)之间的传动链条I(5)和传动链条II内,活动嵌块(15)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与传动链条I(5)或传动链条II啮合传动的齿形结构III,相邻活动嵌块(15)的缝隙形成电极板卡槽(6),电极板(7)顶端的挂耳I(12)和挂耳II设置在电极板卡槽(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电化学沉积槽,其特征在于:电极板卡槽(6)内设置有与电极板(7)接触的导电嵌片(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电化学沉积槽,其特征在于:光电化学沉积槽的光源设置在沉积槽体(1)顶壁、侧壁、槽底壁的一处或多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电化学沉积槽,其特征在于:沉积槽体(1)的顶部设置有电解液入口(2)和电解液出口(8),电解液入口(2)与电解液出口(8)分别位于沉积槽体(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电解液出口(8)内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的底端延伸至沉积槽体(1)的底部,沉积槽体(1)的底端开设有阳极泥出口(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电化学沉积槽,其特征在于:电极板(7)的沉积工作区(14)边缘包覆设置有绝缘边条(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电化学沉积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底座(10),沉积槽体(1)设置在支撑底座(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43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