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换挡齿轮箱传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37435.0 | 申请日: | 2021-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5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杰;陈松萍;秦军;刘小龙;胡玉峰;刘德兴;王宏;罗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瑞传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63/30;F16H63/32;F16H57/02;F16H57/027;F16H57/021;F16H3/083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换挡 齿轮箱 传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换挡齿轮箱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总成、中间轴总成、输出轴总成、箱体总成、换挡机构和自带泵润滑装置,输入轴总成、中间轴总成和输出轴总成均设置在箱体总成内,换挡机构包括换挡手臂,换挡手臂设置在箱体总成外,输入轴总成、中间轴总成和输出轴总成上均设置有轴承和齿轮,每个所述轴承都单独设置有对应的润滑油管,每个齿轮啮合面均设置有相对应的润滑油管,润滑油管与设置在箱体总成外侧的自带泵润滑装置连通,使润滑油经冷却后再送入轴承和齿轮啮合面实现循环利用。能带走箱体总成内的部分热量,防止压力过高、空气流体引起的漏油等不安全问题的出现,同时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进而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齿轮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换挡齿轮箱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换挡齿轮箱传动装置主要适用于汽轮机、燃气发电机、离心以及轴流风机、鼓风机、压缩机、高低压泵、裂化催化能量回收、制氧机、平衡机、军用与民用试验台等机组配套增(减)高速齿轮箱。
在现有的变频电机对拖试验台中,需要满足电机大扭矩工况和电机高转速工况,这时轴承的选型为了满足实验的频繁启动就必须选用滚动轴承,而高速换挡齿轮箱具有空间小,结构复杂,转速高的特点,而选用滚动轴承就必须面临着齿轮箱内部发热、压力过高、空气流体引起的漏油等不安全问题,并且轴承寿命也会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换挡齿轮箱传动装置,能降低齿轮箱内散发的热量,同时能防止箱内压力过高。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业换挡齿轮箱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总成、中间轴总成、输出轴总成、箱体总成、换挡机构和自带泵润滑装置,所述输入轴总成、中间轴总成和输出轴总成均设置在箱体总成内,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换挡手臂,所述换挡手臂设置在箱体总成外,所述输入轴总成、中间轴总成和输出轴总成上均设置有轴承和齿轮,每个所述轴承都单独设置有对应的润滑油管,每个齿轮啮合面均设置有相对应的润滑油管,所述润滑油管与设置在箱体总成外侧的自带泵润滑装置连通,使润滑油经冷却后再送入轴承和齿轮啮合面实现循环利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箱体总成包括箱体、端盖和盖板,所述端盖和盖板均设置在箱体上,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观察窗和工艺安装窗,所述箱体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平衡箱体内外大气压的呼吸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输入轴总成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通过轴承组件设置在箱体内,且左端穿到箱体外,所述输入轴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装有第一主动齿轮、第一换挡套、第二主动齿轮、第二换挡套和第三主动齿轮。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拨叉轴,所述拨叉轴通过前后间隔设置的铜套固定在箱体内,且位于输入轴的下方,所述拨叉轴的前端穿过箱体后设置有换挡手臂,所述拨叉轴上设置有与第一换挡套相连的第一拨叉和与第二换挡套相连的第二拨叉,当拨动换挡手柄时,能通过第一拨叉使第一换挡套上的外花键与第一主动齿轮或第二主动齿轮上的内花键配合,或者通过第二拨叉使第二换挡套上的外花键与第二主动齿轮或第三主动齿轮上的内花键配合,从而实现手动换挡。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内均分别设置有一对深沟球轴承。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中间轴总成包括中间轴齿,所述中间轴齿通过轴承组件设置在箱体内,所述中间轴齿的左端设置有能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被动齿段,所述中间轴齿上套装有能分别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被动齿轮、与第三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三被动齿轮,且第二被动齿轮和第三被动齿轮过盈设置在中间轴齿上。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输出轴总成包括输出轴齿,所述输出轴齿通过轴承组件设置在箱体内,且右端穿到箱体外,所述输出轴齿上的输出齿与第三被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设置在左端的第一圆柱轴承和设置在右端的第二圆柱轴承和四点球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瑞传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瑞传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7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