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潜式无人自守动力浮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1397.8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1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方励;李京;周子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南风科创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2/00 | 分类号: | B63B22/00;B63B22/18;B63H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韩静粉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潜式 无人 自守 动力 浮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潜式无人自守动力浮标,包括主体和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主体由若干腔体单元连接组成,每个所述腔体单元均为中空密封结构,每个所述腔体单元包括相连的上腔体、下腔体;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腔体单元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腔体浮在水面上,用于将工作平台浮在水面上;腔体单元的下腔体沉在水面下方,用于稳定浮标整体。这种上下分层的结构,能够使浮标体积精巧、重心较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利于保证其能够在4级海况下稳定执行科考工作,并且在5级海况下航行不会倾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监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潜式无人自守动力浮标(可简称为浮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海洋资源开发的日益重视,对于海洋监测、考察设备的载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海洋浮标是伴随着海洋科学的发展,在传统平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洋监测新技术。海洋浮标一般分为锚定类型浮标和漂流类型浮标,其中前者浮于海面上,并通过锚固定在指定位置,其易受海上风浪影响产生较大位移偏差;后者是投放在海中随海流漂移的浮体,浮体上栓系不同式样的海流板,使其沿海流流向移动,随机性强,漂流路线不可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潜式无人自守动力浮标,其能够解决浮标受风浪影响产生较大位移偏差,或不能按预定目标路线机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潜式无人自守动力浮标,包括主体和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主体由若干腔体单元连接组成,每个所述腔体单元均为中空密封结构,每个所述腔体单元包括相连的上腔体、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统称为腔体);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腔体单元上。
所述腔体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左右对称布置,两个所述腔体单元的上腔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艏侧推进器和主推推进器;
所述艏侧推进器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布置,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上腔体的前部侧方;
所述主推推进器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布置,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上腔体的后端。
每个所述下腔体内部设置有电池仓或油仓。
每个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上分别设置有稳定翼。
每个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有防撞头。
所述防撞头为由远离所述腔体的一端开始切线斜率逐渐变小的曲面锥体。
每个所述防撞头和与其所连接的腔体之间为可拆卸或可折叠连接。
位于所述腔体前端的所述防撞头和与其连接的所述腔体之间通过可折叠连接结构连接,通过所述可折叠连接结构,所述防撞头可由与所述腔体同轴的位置折叠至所述腔体的内侧,也可由所述腔体的内侧扳回至所述腔体的前端且与腔体同轴固连;
和/或,位于所述腔体后端的所述防撞头和与其连接的所述腔体之间通过可折叠连接结构连接,通过所述可折叠连接结构,所述防撞头可由与所述腔体同轴的位置折叠至所述腔体的内侧,且可由所述腔体的内侧扳回至所述腔体的后端与腔体同轴固连。
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支撑架,连接件与支撑架共同形成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用于安装发电机、油箱、仪器箱、天线和其他根据需要安装的监测设备。
每个所述腔体单元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而成。
每个所述连接部为中空流线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南风科创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南风科创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13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松脱结构的连接器
- 下一篇:折叠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