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舵钮衬套固定、吊运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27541.0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8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强;马瑞云;李强;杨志宏;于文宇;孙衍君;张彬;汪涛;周志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B66C1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衬套 固定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舵钮衬套固定、吊运工装,包括顶部设置吊环的中心负荷杆,中部连接杆和外侧板式挂钩,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中心负荷杆和板式挂钩铰接连接;中心负荷杆与板式挂钩平行分布,上、下相邻连接杆平行分布,从而构成若干个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单元;所述中心负荷杆上方安装有沿中心负荷杆上下滑动的滑环,滑环与最上层的连接杆之间通过弹性连杆铰接连接,中心负荷杆上端设有螺纹,在滑环上方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与中心负荷杆上端的螺纹配合,调节螺母与滑环之间连接有弹簧;中心负荷杆的下端也设有螺纹,并连接有调节杆。本工装可以吊运一定范围内径的圆筒,具有通用性,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拆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工程中衬套的固定、吊运工装,更具体地说,涉及船舶需要冷装的上舵钮衬套和下舵钮衬套的固定、吊运工装,该工装可以适用于一定尺寸范围的衬套,拆装方便。
背景技术
船用设备(特别是大型设备),如:上舵钮衬套、下舵钮衬套等装置在安装之前需要浸入低温液体(零下196℃)冷却达到其收缩量,冷却之后需要立即进行设备安装,冷却及安装时需要某些装置进行固定、吊运及安装。
实际安装过程中有很多限制条件:
1、待冷却的圆筒部件需要浸入到低温液体(零下196℃),固定、吊运工装需要随圆筒部件一起收缩;
2、在吊运圆筒部件的时候,工装需要随部件在常温下膨胀时一起膨胀;
3、圆筒部件不能加工工艺孔,也不能将其表面产生损伤;
4、圆筒部件需要放入一个更大的圆筒里,在该更大圆筒的最下方焊接有比吊运的圆筒部件外径略小的挡圈,要求吊运工装的最大外径小于挡圈的内径;
常见的吊运圆筒的工具有吊带,但是吊带会导致吊运的圆筒无法放入待安装的圆筒中;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工具是根据圆筒内径定制的吊盘,但是吊盘只适用于该尺寸的圆筒,没有具有通用性。
图1是船舶舵钮衬套固定、吊运辅助装置(专利号:CN2014208457190),组件包括:中心负荷杆(1),接头(2),定位螺母(3),挂钩(4),弹簧(5),压板(6),螺母(7),套管(8),丝杆(9)。先把该装置组装完毕,再将舵钮衬套套入该装置内,根据舵钮衬套的实际内径,调整8根丝杠(9)上的螺母(7),让所有弹簧(5)预紧力完全相同,最后再检查所有的螺纹连接处是否可靠。其缺点有:
1、组装过程时间较长,零部件较多,导致人工效率低;
2、调节装置外径过程用时较长,需要单独调节每根支撑杆上螺母的预紧力;
3、结构存在多处应力集中区域,容易存在断裂风险;
4、存在负荷轴与舵钮衬套中心不同心的情况,导致安装时比较困难;
5、组装结束后的检查工作比较繁琐,费时费力;
6、安装结束后拆除工装过程比较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建造中需要冷装的船舶舵钮衬套固定、吊运时所使用的一种装置。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当前装置在操作便利性和安全性上存在的不足,具有便于组装、结构安全、操作简单的优点。本工装不需要随衬套一起进入液氮冷冻,可以等衬套达到冷装要求后进入液氮箱中将衬套取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舵钮衬套固定、吊运工装,采用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弹簧机构和挂钩固定、吊运舵钮衬套,并采用可调节螺母调节工装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27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