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速控制机器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14322.9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9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国;杨东;项晟皓;禹枞炜;徐理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机动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龙懿敏 |
地址: | 41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速 控制 机器人 装置 | ||
一种车速控制机器人装置,包括固定座、传动机构、推杆和夹持机构,传动机构的一端铰接在固定座的后端,传动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固定座的前端;推杆的一端铰接在传动机构的前端,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夹持机构上,启动传动机构能依次带动推杆和夹持机构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控制机器人装置,可以代替人稳定的控制车速,同时根据需要进行加减速和刹车动作,极大的降低了测试过程中车辆突发情况的风险性,也避免了人为操控汽车测试带来的对人体的危害,保证了车辆电磁兼容公告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兼容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车速和刹车的控制机器人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在进行电磁辐射发射和电磁辐射抗干扰电磁兼容性能测试时,车辆往往都要在一定的车速下进行测试。公告GB 34660:2017标准要求车辆需在40Km/h的车速下进行电磁辐射抗干扰测试,但是考虑到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不可能使人在电磁辐射环境中操作车辆,因此需要一种能持续稳定控制车速的装置协助进行电磁辐射抗扰性能测试。除稳定控制车速之外,还可以随时根据需求进行加速减速,在车辆抗电磁辐射功能异常时还可以随时进行刹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一种机械装置取代人来对车辆的车速和刹车进行控制。
针以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速控制机器人装置,包括固定座、传动机构、推杆和夹持机构,传动机构的一端铰接在固定座的后端,传动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固定座的前端;推杆的一端铰接在传动机构的前端,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夹持机构上,启动传动机构能依次带动推杆和夹持机构移动。
优选的,固定座包括侧板、背板、底板和横杆,背板垂向放置,底板和横杆水平放置;背板、底板和横杆的两侧都分别与一块侧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传动机构包括动电汽缸、铰接块和摆件,动电汽缸后端铰接在固定座后端的横杆上,动电汽缸前端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前端与铰接块的后端固定连接,铰接块的前端与摆件的后端铰接。
优选的,动电汽缸后端铰接在固定座后端的横杆上是通过在动电汽缸后端固定连接限位块,并将限位块铰接在固定座后端的横杆上;铰接块的前端与摆件的后端铰接是通过在铰接块的前端设置有凹槽,摆件的后端嵌入在铰接块的凹槽中,销轴穿过铰接块和摆件将铰接块与摆件铰接在一起。
优选的,传动机构还包括连杆和下套管,摆件的前端设置有凹槽,固定座前端的横杆上套有下套管;连杆的一端与摆件的后端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下套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销轴穿过摆件前端的凹槽,上套管套在所述的销轴上,连杆的一端与上套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夹持机构包括夹头和连接板,夹头上端为长方体状,夹头的外侧为L形;夹头上端开有贯通的安装孔,连接板嵌在夹板的安装孔中。
优选的,夹持机构还包括空心螺杆,连接板开有贯通的安装孔,空心螺杆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嵌在连接板的安装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一种控制机器人装置,可以代替人稳定的控制车速,同时根据需要进行加减速和刹车动作,极大的降低了测试过程中车辆突发情况的风险性,也避免了人为操控汽车测试带来的对人体的危害,保证了车辆电磁兼容公告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动机构和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为夹持机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机动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机动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143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灵活型挂件
- 下一篇:一种无痛人流护理专用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