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变速器输入轴扭矩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83444.6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0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黄炯;陈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炯 |
主分类号: | G01L3/00 | 分类号: | G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变速器 输入 扭矩 测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输入轴扭矩测试系统,包括定子、转子、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处理模块;定子包括带有主级线圈的定盘,定盘与变速器壳体固定连接并同轴套装在变速器输入轴外侧;转子包括定盘前侧固定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的承载部,承载部上连接带有次级线圈的动盘;信号采集模块贴敷在变速器输入轴上,信号发射模块固定连接在承载部上,次级线圈分别与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发射模块电连接,信号采集模块电连接信号发射模块,信号发射模块与信号接收处理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本申请可动态检测变速器输入轴的扭矩,转子可随变速器输入轴同步旋转,承载部轴向尺寸小,转子的平衡性好、检测精度高、感应供电、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输入轴扭矩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生产过程中,汽车变速器输入轴扭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关系到汽车生产的质量和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可靠性。现有的仿真分析无法准确的模拟汽车变速器输入轴扭矩的真实运行情况,又由于变速器输入轴处的安装位置空间狭小,需要检测变速器输入轴扭矩时,就需要体积较小的测试装置。现有的测试装置大都体积庞大,信号线布线繁琐;且供电电源常采用充电电池,经常导致供电不足或断电的情况,测试装置中的充电电池还会增加测试装置的偏心问题,使变速器输入轴的扭矩测试精度不高,安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动态测试汽车变速器输入轴的扭矩,减小测试过程对原汽车变速器的影响,采用感应线圈供电方式,检测信号进行无线传输,减少繁琐的布线,转子轴向尺寸小、平衡性好,检测精度高,安装方便,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变速器输入轴扭矩测试系统。
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变速器输入轴扭矩测试系统,包括定子、转子、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处理模块;所述定子包括带有主级线圈的定盘,所述定盘与变速器壳体固定连接并同轴套装在变速器输入轴外侧;所述转子包括定盘前侧固定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上连接带有次级线圈的动盘;所述信号采集模块贴敷在变速器输入轴上,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固定连接在承载部上,所述次级线圈分别与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发射模块电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电连接信号发射模块,所述信号发射模块与信号接收处理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速器飞轮与变速器输入轴通过花键连接,变速器输出扭矩通过变速器飞轮传递给变速器输入轴,变速器飞轮啮合的花键和变速器输入轴之间存在扭矩,贴敷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的信号采集模块,将采集的形变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信号发射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将接受的形变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送给信号接收处理模块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扭矩数据的显示;由于带有次级线圈的动盘固定在承载部上,承载部随变速器输入轴同步转动,转动的次级线圈与通电的主级线圈发生相对运动,使次级线圈感应出电流并给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供电。
优选的,所述承载部包括齿盘和与其对合的盘盖,所述齿盘中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设有向内延伸的齿槽组,所述变速器输入轴上设有与齿槽组适配的安装齿,所述齿盘中部设有向前凸起的承载套,所述齿盘外缘设有向前凸起的安装环,所述承载套与安装环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嵌设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盘盖中央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外侧设有与承载套对应的凸环,所述盘盖外缘与安装环对合固连,所述齿盘外侧固定连接同轴的动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信号发射模块嵌入容纳腔,定盘连接在齿盘外侧,齿槽组与变速器输入轴上的安装齿配合,保证承载部与变速器的输入轴可以同步转动,定盘和转动的动盘为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提供电力,该结构紧凑合理,整体体积小,对原变速器工作性能影响小。
优选的,所述安装环侧壁沿径向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变速器输入轴上设有与定位通孔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通孔内穿设定位销并嵌入定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环的定位通孔内穿设定位销并嵌入变速器输入轴上的定位槽内,可以避免承载部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的轴向窜动,提高测试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炯,未经黄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834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盒及具有该电池盒的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洗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