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碰撞安全避险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47682.1 | 申请日: | 202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5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R19/16 | 分类号: | B60R19/16;B60R19/18;B60R19/34;B60R16/023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王力文 |
| 地址: | 61010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碰撞 安全 避险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安全避险保护装置,属于车辆防撞技术领域。该一种车辆碰撞安全避险保护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一端与汽车主驾驶侧的吸能盒的前连接板固连,另一端铰接有第一弹性钢板;气动机构,包括第一高压气缸、气压传感器、单向阀和高压气体发生器,第一高压气缸的第一活塞杆与第一弹性钢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一高压气缸的第一缸套底部设有第一通气口;主控制器,与气压传感器和高压气体发生器电连接,主控制器电连接有电源模块。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碰撞安全避险保护装置能够在车辆发生偏置碰撞时,有效地将偏置碰撞车头的高速物体弹向车体两边,避免高速物体对车辆造成更严重的冲击,从而造成驾驶员的伤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防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碰撞安全避险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用轿车越来越普及,我国的家用轿车保有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家用轿车提升了人们出行的便利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随着车辆的增多,每年交通事故也逐渐增加。交通事故轻者造成车辆损毁,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
在碰撞测试中,车辆全正面碰撞,由于车头处的防撞梁充分缓冲,能够降低很大一部分冲击力。而车辆正面偏置碰撞则只有一部分防撞梁缓冲,因而车辆正面偏置往往对汽车内部驾驶员或副驾驶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传统的车辆碰撞安全避险保护装置大都只注重汽车全正面碰撞的安全防护,缺少针对于车辆正面偏置碰撞的安全防护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碰撞安全避险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碰撞安全避险保护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板,一端与汽车主驾驶侧的吸能盒的前连接板固连,另一端铰接有第一弹性钢板;
气动机构,包括第一高压气缸、气压传感器、单向阀和高压气体发生器,所述第一高压气缸固连于汽车前防撞梁上,第一高压气缸的第一活塞杆与第一弹性钢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一高压气缸的第一缸套底部设有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不仅与所述气压传感器连通,第一通气口还通过单向阀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通;
主控制器,与气压传感器和高压气体发生器电连接,主控制器电连接有电源模块。
较佳的,还包括第二高压气缸、第二弹性钢板、第二连接板和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高压气缸同样固连于汽车前防撞梁上且与所述第一高压气缸对置,第二高压气缸的第二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弹性钢板一端滑动连接,第二弹性钢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板另一端与汽车副驾驶侧的吸能盒的前连接板固连,第二高压气缸的第二缸套底部设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二通气口连接有气压传感器,第二通气口还通过单向阀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 B口连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通过单向阀与所述第一通气口连通,电磁换向阀的P口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通,电磁换向阀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较佳的,还包括限位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连,所述限位板一端抵住所述第一弹性钢板与第一连接板铰接的一端。
较佳的,还包括内层保护板,一端与所述限位板固连,所述内层保护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高压气缸的第一缸套外壁固连,内层保护板侧壁固连有第一弧形吸能板,所述第一弹性钢板侧壁固连有第二弧形吸能板,所述第一弧形吸能板外壁与第二弧形吸能板外壁搭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活塞杆与第一弹性钢板之间还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第一活塞杆铰接,滑轮与第一弹性钢板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7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