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LIN收发器的LIN唤醒电路、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41791.2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1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曾禹萧;朱昌红;蔡利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明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0 | 分类号: | H04L12/10;H04L12/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方洪;陈香兰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in 收发 唤醒 电路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LIN收发器的LIN唤醒电路、装置及系统。在基于LIN收发器的LIN唤醒电路中,所述LIN收发器由电池供电,LIN收发器的INH管脚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LIN收发器的INH管脚与控制器的第一唤醒管脚连接。将LIN总线收到唤醒信号时INH管脚立刻出现的电平跳变信号作为控制器的唤醒信号,并且该唤醒信号不依赖于供电电池的状态,保证了LIN收发器在不断电源,供电电池从馈电到充电完成后,可以正常使用LIN总线唤醒功能,实现可靠唤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IN收发器的LIN唤醒电路、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总线是基于UART/SCI(通用异步收发器/串行接口)的低成本串行通讯协议,其目标定位于车身网络模块节点间的低端通信,主要用于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串行通信,而这正是CAN总线的带宽和功能所不要求的部分。LIN总线是一个低速的(最高20kb/s)A类串行总线协议,而LIN收发器是本地互联网络(LIN)主/从协议控制器和LIN中的物理总线之间的接口,LIN收发器在LIN总线输入引脚处检测数据流,并通过RXD引脚将其传输到控制器,以及通过RXD引脚和LIN总线输入引脚上传控制器的数据至LIN总线,进而实现控制器与LIN总线之间的数据交互。LIN总线可以用于像座椅、门、控制板和方向盘等模块,用于将开关、执行元件和传感器从LIN总线连接到主总线(如CAN总线)。
现有技术中,LIN网络中各控制器通常具备LIN总线唤醒功能,控制器被LIN总线唤醒的过程中,LIN总线会有电压跳变,当LIN收发器接收到这个跳变后,LIN收发器的RXD引脚也会有一个相应的电压跳变让控制器识别,控制器检测到这个电压跳变,就会从睡眠模式进入工作模式,进而控制器被唤醒,具体唤醒电路如附图1所示。本申请发明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如图1所示,LIN收发器通常由电池供电,在LIN收发器不断电源的情况下,电池从馈电到充电完成后,即LIN收发器的供电电压从非正常工作电压缓升到正常工作电压后,此时若LIN总线发送唤醒信号,LIN收发器的RXD引脚没有电压的跳变,导致控制器没有接收到有效的唤醒信号而无法被唤醒,控制器还是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同时,本申请发明人在实践中以及根据LIN收发器手册可知,当LIN总线有唤醒信号时,LIN收发器的INH管脚(batteryrelated inhibit output for controlling an external voltage regulator;activeHIGH after a wake-up event)会立刻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LIN收发器的LIN唤醒电路、汽车LIN唤醒装置及LIN通信系统。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LIN收发器的LIN唤醒电路,所述LIN收发器由电池供电,LIN收发器的INH管脚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LIN收发器的INH管脚与控制器的第一唤醒管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将LIN总线收到唤醒信号时INH管脚立刻出现的电平跳变信号作为控制器的唤醒信号,并且该唤醒信号不依赖于供电电池的状态,保证了LIN收发器在不断电源,供电电池从馈电到充电完成后,可以正常使用LIN总线唤醒功能,实现可靠唤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LIN收发器的INH管脚与控制器的第一唤醒管脚之间设置有匹配电路。
上述技术方案:将LIN总线收到唤醒信号时INH管脚的电平跳变信号匹配成控制器的第一唤醒管脚对应的有效唤醒信号,保证通过INH管脚的电平跳变信号能够可靠地有效地唤醒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明电子(重庆)有限公司,未经大明电子(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1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