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电晶体的封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39906.4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7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颜宗贤;王兴烨;沈峰睿;吴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5/07 | 分类号: | H01L25/07;H01L23/498;H01L23/3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晶体 封装 结构 | ||
1.一种双电晶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基板,其定义具有一正面及一背面;
一设于该基板内部的第一导电部,其一端延伸至该正面形成有一第一接点,且另一端延伸至该背面形成有一汲极输出接点;
一设于该基板内部的第二导电部,其一端延伸至该正面形成有一第二接点,另一端延伸至该正面形成有一第三接点,又一端延伸至该背面形成有一源极输出接点;
一设于该基板内部的第三导电部,其一端延伸至该正面形成有一第四接点,且另一端延伸至该背面形成有一闸极输出接点;
一设于该基板正面的第四导电部;
一设于该基板正面的第一电晶体,其面对该正面的一侧具有一第一汲极、一第一闸极及一第一源极,其中该第一汲极连接该第一接点,该第一闸极连接该第二接点,该第一源极连接该第四导电部;
一设于该基板正面的第二电晶体,其面对该正面的一侧具有一第二闸极及一第二源极,背对该正面的一侧具有一第二汲极,其中该第二源极连接该第三接点,该第二闸极连接该第四接点,该第二汲极连接该第四导电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晶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汲极与该第一接点之间、该第一闸极与该第二接点之间、该第一源极与该第四导电部之间、该第二源极与该第三接点之间、该第二闸极与该第四接点之间分别以可导电的固晶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晶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晶体及该第二电晶体分别以一封装胶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晶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源极输出接点与该汲极输出接点的距离大于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晶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闸极输出接点与该汲极输出接点的距离大于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晶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晶体为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电晶体,该第二电晶体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电晶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晶体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电晶体包括有依序相叠的一第一氮化镓窄禁带层、一氮化铝镓宽禁带层、一第二氮化镓窄禁带层、一缓冲层、一基层及一背镀金属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399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线式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
- 下一篇:一种硬质合金涂墨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