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供热连续式制备活性炭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37242.8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0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江陵;马仁贵;王道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合新农业科技(合肥)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2/336 | 分类号: | C01B32/336;C01B32/39;C10B49/04;C10B5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袁锦波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热 连续 制备 活性炭 装置 | ||
1.一种自供热连续式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包括热反应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反应炉(1)顶部设有双密封进料机构,热反应炉(1)底部设有出料机构,热反应炉(1)内设有若干层落料机构,所述落料机构包括若干根水平间隔布置的转轴(2),以及设于每根转轴(2)上翻转板(3),以及用于驱动转轴(2)转动的驱动件(4),相邻层落料机构之间均竖向设有两排折流板(5),两排折流板(5)之间形成落料区(6),每排折流板(5)由若干块呈内低外高倾斜且间隙布置的折流板(5)组成,非最底层的落料机构上在其中一排折流板(5)的外侧位置均形成有通气口(7),且相邻层落料机构上的通气口(7)位置交错;
所述热反应炉(1)的底部侧边设有进气口(8),用于通入高温热解气,热反应炉(1)的顶部设有出气口(9),用于排出低温热解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供热连续式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3)位于转轴(2)的中间位置,所述两排折流板(5)恰好与翻转板(3)的两端头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供热连续式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的两端均伸出热反应炉(1)的炉壁,所述驱动件(4)由传动带和减速电机组成,所述传动带套在转轴(2)位于炉壁外侧的端部,传动带使同一落料机构内所有转轴(2)联动,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与传动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供热连续式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5)与竖直面的倾斜夹角为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供热连续式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8)连通于热反应炉(1)内最底层落料机构上其中一排折流板(5)的外侧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供热连续式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密封进料机构包括无氧仓(10)、上料斗(11)、第一插板阀(12)和第二插板阀(13),所述无氧仓(10)与热反应炉(1)顶部连通,无氧仓(10)侧边设有抽空气口(14),所述上料斗(11)设于无氧仓(10)顶部,所述第一插板阀(12)设于上料斗(11)与无氧仓(10)之间,所述第二插板阀(13)设于无氧仓(10)与热反应炉(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供热连续式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反应炉(1)的顶部还形成有焦油吸附仓(15),所述焦油吸附仓(15)底部与热反应炉(1)顶部连通,焦油吸附仓(15)顶部与无氧仓(10)底部连通,焦油吸附仓(15)内设有搅拌器(16),所述出气口(9)设于焦油吸附仓(15)的侧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供热连续式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冷却器(17)、下料仓(18)和水冷螺旋输送机(19),所述冷却器(17)连通于热反应炉(1)底端,所述下料仓(18)位于冷却器(17)下方,所述水冷螺旋输送机(19)连接于下料仓(18)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供热连续式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17)包括进水管(171)、出水管(172)、电机(173)、驱动轮(174)以及两个旋转接头(175)、旋转托盘(176)、圆盘(177)以及若干根冷却管(178),所述冷却管(178)间隔布置在两个圆盘(177)之间,所述两个圆盘(177)的外侧分别活动连接在旋转托盘(176)上,两个旋转接头(175)分别连接在两个旋转托盘(176)外侧,所述进水管(171)和出水管(172)分别连接在两个旋转接头(175)上,且进水管(171)和出水管(172)之间通过所有冷却管(178)连通,所述驱动轮(174)设于电机(173)输出端,两个圆盘(177)的其中一个带有齿轮,所述驱动轮(174)与该圆盘(177)上的齿轮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合新农业科技(合肥)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合新农业科技(合肥)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372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