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先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装配控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6928.9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9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谭毅;李恒斌;吕星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开宇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F25D17/02;F25D17/06;F25B21/0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李岱 |
地址: | 54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进 工业 机器人 自动化 生产 装配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先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装配控制,涉及自动装配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装配臂,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位于控制箱右侧的散热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除屑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风机组和泵机,泵机工作通过水管从循环水降温管内进行吸水,然后通过水管输送至散热铜管内,对控制箱内腔中的空气气温进行快速降低,通过风机组的工作,将被降温的这部分空气通过格栅网吹至控制装置本体的表面,实现对控制装置本体进行水冷降温的工作,避免控制装置本体内部产生严重发热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装配控制,涉及自动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先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装配控制。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自动化生产装配控制装置不具备散热功能,控制装置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控制装置内部产生严重发热的情况,影响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
2、现有的自动化生产装配的装配台不具备自动清理碎屑的功能,在使用完成后还需使用者手动对碎屑进行清理,影响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先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装配控制,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水冷散热的功能,解决现有装置自然散热的效率较差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手动对碎屑进行清理比较麻烦的问题,以达到方便使用者进行清理工作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先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装配控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装配臂,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位于控制箱右侧的散热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除屑机构。
所述除屑机构包括装配台面,所述装配台面转动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移动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板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顶部与装配台面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装配台面右侧的碎屑收集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装配台面和碎屑收集槽的配合,实现对碎屑进行收集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装配台面左侧的红外发射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装配台面右侧的红外接收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实现对装配体的位置进行监测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机组,所述风机组固定安装在控制箱内腔的底部,所述控制箱的内腔上固定安装有抱箍,所述抱箍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散热铜管,所述控制箱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位于散热铜管上方的格栅网,所述格栅网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本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散热铜管和格栅网的配合,实现对控制装置本体进行散热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控制箱右侧的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泵机,所述循环水箱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水降温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泵机,实现带动循环水进行流动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开宇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开宇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6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