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制采泥厚度的柱状采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6741.0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2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于珊;李一平;程一鑫;周玉璇;程月;李金华;潘泓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厚度 柱状 采泥器 | ||
1.一种可控制采泥厚度的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杆(2)、夹持组件(3)和采泥管(4),所述夹持组件(3)连接接杆(2)和采泥管(4)并对采泥管(4)夹持固定,所述采泥管(4)中间设有螺旋式内芯(5),所述螺旋式内芯(5)的上部为可伸缩杆(51),可伸缩杆(51)顶端连接夹持组件(3),螺旋式内芯(5)的下部设有双层螺旋(52),双层螺旋(52)的外缘与采泥管(4)内壁相切合,所述采泥管(4)外部套设有防漏固定装置(6),所述防漏固定装置(6)能够沿采泥管(4)滑动并于采泥管(4)底部闭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采泥厚度的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贯穿连接的上底座(31)、中底座(32)和下底座(33),所述上底座(31)的上部与接杆(2)螺纹连接,下部与螺旋式内芯(5)的可伸缩杆(51)顶端螺纹连接,所述中底座(32)底部设有凹槽,下底座(33)顶部设有与之配合的凸起,所述采泥管(4)上端部穿过下底座(33),所述凹槽和凸起之间的间隙环绕采泥管(4)上端部设有弹性夹持圈(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制采泥厚度的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座(32)和上底座(31)之间设有若干组撑件(35),所述撑件(35)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连接杆(351),连接杆(351)的上端穿过上底座(31)与紧固件(36)螺纹配合,下端穿过中底座(32)固定连接于下底座(33);所述紧固件(36)抵靠在上底座(31)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制采泥厚度的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件(35)设有四组,均匀分布于夹持组件(3)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采泥厚度的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杆(2)顶部连接延长杆(1),所述延长杆(1)为多个,多个延长杆(1)依次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采泥厚度的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内芯(5)上部的可伸缩杆(51)包括若干节通过螺纹连接的伸缩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采泥厚度的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底部固定若干条滑轨(7),所述滑轨(7)环绕设置于采泥管(4)外侧且与采泥管(4)平行,所述防漏固定装置(6)滑动连接于滑轨(7),所述防漏固定装置(6)下端为倒锥形底面(61),所述倒锥形底面(61)为活动板,与滑轨(7)底部配合以闭合并固定防漏固定装置(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制采泥厚度的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7)底部为球形端(71),所述倒锥形底面(61)内部设计有与滑轨底部的球形端(71)相契合的球形空腔(6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制采泥厚度的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固定装置(6)上还连接牵引绳(8),所述夹持组件(3)上设有通绳孔(9)以连接牵引绳(8)。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制采泥厚度的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固定装置(6)上部的边壁(63)上设有溢水孔(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67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控制臂
- 下一篇: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体系施工电梯通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