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称重计量的废钢转运料篮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2996.X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9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杰;冯亮;马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泰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32 | 分类号: | B65G65/32;B65G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称重 计量 废钢 转运 料篮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炼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称重计量的废钢转运料篮车装置,其具有自动称重和废钢转运的新型可称重计量的废钢转运料篮车装置,使生产人员及时得到精准的重量数据反馈,降低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包括转运车架,转运车架的底端设有车轮,转运车架的上端固定有至少两个支撑立柱,每个支撑立柱的顶端设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的上端安装废钢料篮支座,废钢料篮安装在废钢料篮支座上,废钢料篮的底部为两瓣开合式的罐底,废钢料篮的两侧对称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活动端与罐底的外侧连接,伸缩机构负责给罐底提供开合的动力,转运车架上固定有数据无线发射箱并通过控制线与称重传感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炼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可称重计量的废钢转运料篮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钢铁企业一般都采用往钢水包或精炼炉加入废钢的形式来直接提高钢铁产量,由于一次性加入的废钢比较多且对加入的废钢重量没有精准的数据反馈,提高了对操作工的操作要求,同时对冶炼工艺参数控制增加了难度,不便于企业现代化的生产管理,进而导致企业增加生产成本。
目前钢铁企业通常采用的废钢加装方式是接将废钢装入长槽开口型的废钢料槽中由天车起吊后将废钢料槽吊至需要加装废钢的冶炼容器上方,然后将废钢倒入冶炼容器中,并由天车操作工将重量信息反馈至记录员。此加装方式废钢的转运需要依靠天车进行吊运搬倒;倒运废钢时通常都是将废钢提前装入到料槽中再由天车将料槽吊起行至冶炼容器上方,然后天车操作工再操作提升副钩将废钢料槽倾斜使废钢倒入冶炼容器中;另外,由于废钢料槽自身无称重功能,只能依靠操作工记录来自天车称的数据,且天车起重系统为卷扬方式在吊运废钢过程中存在晃动,因此显示的重量数据存在不稳定性,无法精准地记录数据,该数据也无法自动传输至主控室,无法自动生成生产报表等,整个过程步骤都需要依靠操作工来完成,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不利于企业现代化生产管理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称重和废钢转运的新型可称重计量的废钢转运料篮车装置,使生产人员及时得到精准的重量数据反馈,降低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可称重计量的废钢转运料篮车装置,包括转运车架,所述转运车架的底端设有车轮,所述转运车架的上端固定有至少两个支撑立柱,每个所述支撑立柱的顶端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端安装废钢料篮支座,废钢料篮安装在所述废钢料篮支座上,所述废钢料篮的底部为两瓣开合式的罐底,所述废钢料篮的两侧对称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罐底的外侧连接,伸缩机构负责给罐底提供开合的动力,所述转运车架上固定有数据无线发射箱并通过控制线与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
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运车架上设有固定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固定电机与减速机的高速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低速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轮通过联轴器连接。
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立柱设置为四个。
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两瓣所述罐底的外侧壁分别和所述废钢料篮的侧壁铰接。
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机构为缸体与废钢料篮的一侧铰接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端与所述罐底的外侧连接,所述废钢料篮支座上还安装有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与所述油缸通过液压油管连通。
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油缸采用电磁换向阀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布置合理,且自带动力行走并可独自完成卸料工作,省去了天车的吊装倒运,且拥有称重及远传系统的功能,可使生产人员及时得到精准的重量数据反馈,并且可以使数据自动生成报表对历史数据有了可追踪性,增加了对冶炼工艺步骤的可控性,同时降低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了企业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使企业降低了综合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泰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泰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29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发芽箱
- 下一篇:新型真空泵后冷凝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