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等高线地图形成过程教学使用的演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77899.X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2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袁方;陈静;李梦兰;叶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方 |
| 主分类号: | G09B25/06 | 分类号: | G09B25/06 |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付长萍 |
| 地址: | 5534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等高线 地图 形成 过程 教学 使用 演示 装置 | ||
1.一种用于等高线地图形成过程教学使用的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山体模型,铁棒,等高线圈;所述底座呈水平矩形状,所述底座上方固定有山体模型,所述山体模型的中心位置竖直向下穿透设有圆孔,所述底座中心位置设有与山体模型中心相同大小的圆孔,底座中心的圆孔与所述山体模型中心的圆孔共同固定铁棒,所述铁棒底部通过螺钉固定于底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等高线地图形成过程教学使用的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模型自下而上呈阶梯式,山体模型底部直径范围最大,顶部直径范围最小,所述山体模型分为若干阶梯,包括但不限于其中的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和第四阶梯;阶梯的外边缘分别放置有一圈与阶梯相对应的等高线圈,即第一等高线圈、第二等高线圈、第三等高线圈和第四等高线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等高线地图形成过程教学使用的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高线圈的两边分别设有圆孔,圆孔上竖直穿插有等高线圈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等高线地图形成过程教学使用的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等高线圈、第二等高线圈、第三等高线圈、第四等高线圈分别对应平放于所述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第四阶梯的边缘,并且相互之间不固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等高线地图形成过程教学使用的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数量能够依据山体模型形状依次类比增加或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方,未经袁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78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装载的晶圆装载支架
- 下一篇:一种冷却液流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