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导式余热利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75771.X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6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白瑞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浙江亿创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39 | 代理人: | 陈晓宇 |
地址: | 315899 浙江省宁波市保税区兴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导式 余热 利用 结构 | ||
1.一种风导式余热利用结构,包括冷却箱(1)以及设置于冷却箱(1)上的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凝结构包括冷凝管(2),冷凝管(2)与冷却箱(1)连通且局部位于冷却箱(1)外部,在冷却箱(1)外部于冷凝管(2)外竖直固定有一通风筒(3),通风筒(3)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4),在通风筒(3)内于进气口(4)上方设置有风力散热机构,风力散热机构的运动受控于自进气口(4)进入并向上涌动的空气的推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导式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风力散热机构包括自冷凝管(2)外壁或通风筒(3)内壁垂直转动设置的转轴(5)以及于转轴(5)的外环壁上垂直向外设置的扇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导式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当风力散热机构设置在冷凝管(2)外壁上时,在冷凝管(2)内设置有搅拌散热机构;当风力散热机构设置在通风筒(3)内壁上时,在通风筒(3)外设置有搅拌散热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导式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搅拌散热机构包括从动轴(7)以及于从动轴(7)的外环壁垂直向外设置的搅拌叶(8),当搅拌散热机构设置于冷凝管(2)内时,从动轴(7)与转轴(5)一体设置且自转轴(5)靠近冷凝管(2)的一端延伸至冷凝管(2)内;当搅拌散热机构设置于通风筒(3)外时,从动轴(7)与转轴(5)一体设置且自转轴(5)靠近通风筒(3)的一端延伸至通风筒(3)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导式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扇叶(6)和搅拌叶(8)分别沿转轴(5)和从动轴(7)的外环面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一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导式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箱(1)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冷凝管(2)和通风筒(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导式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风力散热机构和/或搅拌散热机构绕冷凝管(2)和/或通风筒(3)的轴向和/或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导式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箱(1)上方设置有限位通风筒(3)运动的限位板(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导式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凝管(2)的一端密封且另一端插入至冷却箱(1)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57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