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集成电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0358.8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3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龚永坚;杨杭旭;刘冬梅;黄正军;冯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5K7/20;H03K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刘竹青 |
地址: | 321017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集成 装置 | ||
1.一种电动汽车集成电控装置,包括MCU1和MCU2,所述MCU1和MCU2之间通过以太网方式进行连接,所述MCU1的ADC端口接收电机温度信号,所述MCU1的ADC端口接收电动汽车冷却水温的信号,所述MCU1直接输出PWM信号至发动机风扇,所述MCU1和MCU2的GPIO端口接收包括司机给定的方向信号和踏板信号在内的驾驶意图信号,MCU1和MCU2还分别与CAN3总线以及CAN4总线连接,MCU1通过CPLD1与CAN0总线连接,MCU1通过CPLD1输出PWM信号至气泵DC/AC端口,MCU1通过CPLD2与驱动电机的旋转变压器连接,MCU1通过CPLD2输出PWM信号至驱动电机,MCU2通过CPLD3与发电机旋转变压器连接,MCU2通过CPLD3输出PWM信号至发电机,MCU1通过CPLD4与CAN1总线连接,MCU1通过CPLD1输出PWM信号至油泵DC/AC端口,CPLD1、CPLD2、CPLD3和CPLD4输出的PWM信号通过对应的PWM信号变换电路传输至对应的气泵、驱动电机、发电机或油泵,其特征在于:所有的PWM信号变换电路均包括晶闸管IGBT1、晶闸管IGBT2、晶闸管IGBT3、晶闸管IGBT4、晶闸管IGBT5、晶闸管IGBT6、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和共模抑制磁环Z1,所述晶闸管IGBT1的集电极与电源正极线连接,所述晶闸管IGBT1的集电极与所述晶闸管IGBT1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晶闸管IGBT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以及电容C1与晶闸管IGBT1的发射极连接,晶闸管IGBT1的发射极的输出线贯穿共模抑制磁环Z1后输出,所述晶闸管IGBT2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线连接,所述晶闸管IGBT2的集电极与所述晶闸管IGBT2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2,晶闸管IGBT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以及电容C2与晶闸管IGBT2的发射极连接,晶闸管IGBT2的集电极与晶闸管IGBT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晶闸管IGBT3的集电极与电源正极线连接,所述晶闸管IGBT3的集电极与所述晶闸管IGBT3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3,晶闸管IGBT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以及电容C3与晶闸管IGBT3的发射极连接,晶闸管IGBT3的发射极的输出线贯穿共模抑制磁环Z1后输出,所述晶闸管IGBT4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线连接,所述晶闸管IGBT4的集电极与所述晶闸管IGBT4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4,晶闸管IGBT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以及电容C4与晶闸管IGBT4的发射极连接,晶闸管IGBT4的集电极与晶闸管IGBT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晶闸管IGBT5的集电极与电源正极线连接,所述晶闸管IGBT5的集电极与所述晶闸管IGBT5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5,晶闸管IGBT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以及电容C5与晶闸管IGBT5的发射极连接,晶闸管IGBT5的发射极的输出线贯穿共模抑制磁环Z1后输出,所述晶闸管IGBT6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线连接,所述晶闸管IGBT6的集电极与所述晶闸管IGBT6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6,晶闸管IGBT6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以及电容C6与晶闸管IGBT6的发射极连接,晶闸管IGBT6的集电极与晶闸管IGBT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晶闸管IGBT1、晶闸管IGBT2、晶闸管IGBT3、晶闸管IGBT4、晶闸管IGBT5和晶闸管IGBT6的门极接收由MCU1或MCU2输出的PWM信号,所述晶闸管IGBT1、晶闸管IGBT2、晶闸管IGBT3、晶闸管IGBT4、晶闸管IGBT5和晶闸管IGBT6上均配设有铜基板覆盖的散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集成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IGBT1、晶闸管IGBT2、晶闸管IGBT3、晶闸管IGBT4、晶闸管IGBT5和晶闸管IGBT6上配设的铜基板覆盖的散热器均包括一体化成型的基板、主散热条、辅散热条和散热边,所述基板的形状呈矩形,所述基板的正面与晶闸管IGBT连接,所述基板的背面两侧的长边向下凸起形成散热边,主散热条和辅散热条与基板的长边相平行,所述主散热条设置于基板的背面的中部,所述辅散热条分别位于主散热条的两侧,所述辅散热条的长度小于主散热条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03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