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道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48226.1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3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莫志荣;林火清;曹立成;梁文杰;林丽香;林鸿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11/00;E01C11/22;E03F5/04;E03F5/10;E03B3/02;E03F7/00;A01G25/02;B01D35/027;B01D29/03;B01D29/50;B01D29/9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垃圾 回收 再利用 道路 结构 | ||
1.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道路结构,包括道路主体(1)和铺设在道路主体(1)内的下水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主体(1)沿厚度方向凹陷有放置槽(3),所述放置槽(3)的槽底到地面的高度小于下水道的顶端到地面的高度,所述放置槽(3)内放置有一端开口的储水箱(4),所述储水箱(4)的开口靠近放置槽(3)的槽口,放置槽(3)的槽口上安装有覆盖槽口的粗过滤板(11),所述道路主体(1)的一侧路边设有绿化带(5),所述储水箱(4)的侧壁靠近箱底的位置连接有伸入绿化带(5)中的喷水件(42),所述储水箱(4)的侧壁靠近槽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3),所述排水管(43)远离储水箱(4)的一端与下水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3)的槽口的尺寸沿远离槽底方向逐渐增大以形成卡接面,所述粗过滤板(11)的侧壁沿远离放置槽(3)的槽底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过滤板(11)与道路主体(1)的地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4)的开口处可连接有细过滤板(41),所述细过滤板(41)的网孔目数为50~70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过滤板(41)与储水箱(4)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3)和储水箱(4)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所述储水箱(4)内连接有移动件(44),所述移动件(44)上连接有沿储水箱(4)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清淤部(48),所述清淤部(48)包括与储水箱(4)的箱底和长侧壁均抵紧的清淤铲斗(48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44)包括转动连接在储水箱(4)宽侧壁之间的滚珠丝杠(441),所述储水箱(4)的其中一个宽侧壁与放置槽(3)的槽壁留有间距,所述滚珠丝杠(441)靠近留有间距的一端伸出储水箱(4),所述滚珠丝杠(441)伸出储水箱(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45),所述滚珠丝杠(441)上设有滚珠螺母(44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部(48)与移动件(44)通过紧固部(47)可拆卸连接,所述紧固部(47)与清淤杆(48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4)上固定连接有渗水件(49),所述渗水件(49)伸入绿化带(5)地面下的土壤中,所述渗水件(49)包括连通储水箱(4)靠近绿化带(5)侧壁的导水管(491),所述导水管(491)内塞有渗水海绵(492),所述渗水海绵(492)伸出导水管(491)朝靠近绿化带(5)的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海绵(492)的长度等于绿化带(5)的宽度和导水管(491)的长度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万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82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楼板的钢结构连接组件
- 下一篇:一种海绵城市非机动车道的排水井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