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管增压型的液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45277.9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2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白瑞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鼎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7 | 代理人: | 邢剑杰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保税区兴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管 增压 系统 | ||
1.一种双管增压型的液冷系统,它包括
用于装电子发热部件的冷却液储液箱(1),其内有能至上而下对电子发热部件冲洗的冷却液;液泵(2),泵出冲洗后的冷却液至冷却液储液箱(1)外;以及冷却液回流箱(3),其一头承接液泵(2)泵出的冷却液,另一头送出经过冷却液回流箱(3)回流处理的冷却液至冷却液储液箱(1);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出液管(411),负责将冷却液回流箱(3)的冷却液送回到冷却液储液箱(1);其中,所述出液管(411)的直管部分由内外套接的内管(5)和外套管(6),并且形成了出液内径呈现逐渐缩小,平滑过渡,再逐渐缩小,再逐渐放大的增压型出液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增压型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管(6)的一头为大径段,另一头为小径段;
外套管(6)的大径段内的一头是内径逐渐减小的锥形出液通道,另一头是内径与锥形出液通道的最小处内径的直通线出液通道;
外套管(6)的小径段内的两头的出液内径相同,中间的出液内径小于两头的出液内径;
内管(5)的一头是与外套管(6)的大径段的锥形出液通道适配并螺接的锥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管增压型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管(411)的部分管路在冷却液储液箱(1)外,包括第一外直管(711)、第二外直管(712)和第三外直管(713);
第一外直管(711)的位置高于第三外直管(713)的位置,所述第一外直管(711)的一头与内管(5)的另一头相连,所述第一外直管(711)的另一头与第二外直管(712)的上端相连,第二外直管(712)的下端与第三外直管(713)的一端相连,第三外直管(713)的另一端与冷却液回流箱(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增压型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管增压型的液冷系统还包括位于冷却液储液箱(1)的第一回液管(811)、位于冷却液储液箱(1)外的第二回液管(812)以及回液拐角蓬头(813);
第一回液管(811)的一头与回液拐角蓬头(813)相连,另一头与液泵(2)的进液口;
第二回液管(812)的一头与液泵(2)的出液口相连,另一头与冷却液回流箱(3)的入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管增压型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回液管(812)是拐走圆滑过渡的Z型管,并且Z型管与液泵(2)的出液口的连接位置高于Z型管与冷却液回流箱(3)的入口的连接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管增压型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液管(812)的流液行程大于等于1.2倍冷却液储液箱(1)到冷却液回流箱(3)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管增压型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回液管(812)由液泵(2)的出液口向着冷却液回流箱(3)的入口依序排布连接的第一水平段,第一竖直段,第二水平段,第二竖直段,第三水平段,第三竖直段和第四竖直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增压型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液储液箱(1)的内部空间利用尺寸大于冷却液回流箱(3)的内部空间利用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增压型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括出液蓬头(412);
所述外套管(6)的一头为大径段,另一头为小径段;
所述出液蓬头(412)与外套管(6)的小径段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管增压型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蓬头(412)的出液口呈规则的多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52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抛靶机的主传动组定位结构
- 下一篇:燃烧器以及锅炉